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2|回复: 0

七律•山西美食(三首)

[复制链接]

5793

主题

2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8717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好的,谨遵雅意,特为山西名肴创作三首七律,融晋地风物与烹艺精粹于一体,并附详注:

---

**《七律·平遥牛肉》**  
(平水韵·下平七阳)  
古窖深藏岁月长,文熏慢卤透肌香。  
肌分琥珀凝霜色,纹沁胭脂沁玉光。  
商路驼铃凝此味,晋中黍酒佐其芳。  
一刀旋落云霞片,蘸得陈醋即故乡。  

> **注:**  
> *   **文熏慢卤**:平遥牛肉需经特殊腌制与长达月余的文火焖煮。  
> *   **肌分琥珀**:形容牛肉肌理如琥珀般晶莹,表层凝有白色脂霜。  
> *   **商路驼铃**:平遥为晋商故里,昔日驼队常携此肉远行。  
> *   **蘸得陈醋**:山西人食肉必佐老陈醋,升华风味。

---

**《七律·莜面栲栳栳》**  
(平水韵·下平六麻)  
雁门风雪炼金砂,石碾新磨出玉芽。  
十指翻云旋栳阵,千笼蒸雾绽蜂衙。  
羊肉臊浇烽火味,酸汤熘染野葱花。  
驼铃古道沧桑客,一碗能温万里涯。  

> **注:**  
> *   **雁门金砂**:莜麦耐寒,主产于晋北雁门关等高寒地区。  
> *   **旋栳阵**:巧手将莜面卷成蜂窝状小筒,竖立如军阵。  
> *   **蜂衙**:蒸熟的栲栳栳排列如蜂巢,亦喻古代关隘哨所。  
> *   **烽火味**:晋北羊肉臊子醇厚浓烈,似边塞烽烟之刚劲。  

---

**《七律·黄河鲤鱼焙面》**  
(平水韵·下平一先)  
龙门浪激赤鳞鲜,糖醋金波沸玉渊。  
尾扫椒花红焰炽,身披琥珀锦霞翩。  
银丝细焙乾坤缕,玉箸轻分秦晋缘。  
一尾跃成千古味,双绝烹尽大河烟。  

> **注:**  
> *   **龙门赤鳞**:用黄河鲤鱼,典出“鲤鱼跃龙门”。  
> *   **糖醋金波**:山西糖醋熘技法,使鱼身裹琥珀色芡汁。  
> *   **焙面**:将龙须面炸至酥脆覆于鱼上,形成“鱼焙面”双绝。  
> *   **秦晋缘**:黄河为山陕界河,此菜融两地烹艺精髓。  

---

**创作思路解析:**  

1. **选材文化纵深**  
   - **平遥牛肉**:关联晋商纵横五百年的驼队贸易史(“商路驼铃”)。  
   - **莜面栲栳栳**:凸显晋北边塞农耕文明与戍边文化(“雁门风雪”“蜂衙”)。  
   - **黄河鲤鱼焙面**:借“鱼跃龙门”传说,串联山陕共有的黄河文明。  

2. **技艺特写镜头**  
   - 平遥牛肉 **“文熏慢卤”** 的独特工艺, **“肌分琥珀”** 的视觉美学。  
   - 莜面 **“十指翻云”** 的成型绝技, **“千笼蒸雾”** 的壮阔场景。  
   - 糖醋熘鱼 **“椒花红焰”** 的爆炒瞬间,焙面 **“银丝细焙”** 的极致刀工。  

3. **风物精神象征**  
   - 醋(蘸肉)、黍酒(佐餐)、酸汤(配莜面)贯穿三诗,暗扣晋人饮食魂魄。  
   - 以 **“万里涯”“大河烟”** 等宏大意象,将菜肴升华为承载乡愁与历史的文化符号。  

三首诗既独立成篇展现不同地域名肴,又通过 **“驼铃古道”“秦晋缘”“大河烟”** 等意象,共同编织出山西表里山河的饮食史诗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7-5 03:47 , Processed in 0.14268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