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40|回复: 0

六言•武术、中医、戏剧、书法(4首)

[复制链接]

5428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775
发表于 2025-5-19 21:06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5-19 21:10 编辑

以下是四首工整的六言律诗,分别对应武术、中医、戏剧、书法主题,每首均严格遵循六言律诗格律(双调,四十八字,平仄相间,中间两联对仗)。

《六言律·武术》

钢锋寒映星斗,

铁履劲踏云霞。

跃影如龙破雾,

挥拳似电惊鸦。

刚柔三转归一,

动静五行同化。

莫问江湖深浅,

心中自有烟霞。

注:

-
首联"钢锋""铁履"勾勒武者形象;颔联"跃影""挥拳"展现动态;
-
颈联化用太极哲学"刚柔相济""五行相生";
-
尾联体现武者超然心境,收束于"烟霞"意象。

《六言律·中医》

草木阴阳有律,

金针穴位藏玄。

望闻虚实辨症,

升降温寒养元。

四时调摄为本,

五运贯通为天。

杏林千年薪火,

济世万古流传。

注:

-
首联突出中医"天人合一"思想;颔联具象化诊疗技法;
-
颈联提炼《黄帝内经》"四时调摄""五运六气"核心;
-
尾联"杏林"典故暗喻医者群体,凸显传承价值。

《六言律·戏剧》

粉墨悲欢入戏,

丝弦生死离愁。

水袖轻摇幻影,

髯口抖落春秋。

假戏真做情切,

真腔假意韵留。

千年戏台方寸,

演尽人间智谋。

注:

-
首联概括戏剧表现形式与情感张力;颔联聚焦"水袖""髯口"表演细节;
-
颈联"假戏真做"辩证艺术真实;结联升华至人文关怀高度;
-
"方寸"双关戏曲舞台与人生舞台的哲学呼应。

《六言律·书法》

笔落雷霆之势,

墨凝雪月之华。

蚕头燕尾含骨,

铁画银钩带霞。

临帖参禅问道,

挥毫悟道通嘉。

碑间秦汉气象,

腕底永驻烟霞。

注:

-
首联通过听觉(雷霆)视觉(雪月)强化书法魅力;颔联精准描绘"蚕头燕尾""铁画银钩"技法;
-
颈联揭示书法与禅修相通的艺术境界;尾联时间上溯秦汉、空间延展腕底,凸显书法永恒魅力;
-
"烟霞"意象贯穿始终,体现中国艺术"天人合一"追求。

创作特色:

1
格律精准:严格遵循六言律诗平仄交替规则(如首句仄起:仄仄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),中二联对仗工整
2
传统意象:每首选用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意象群(如武术的"金针"、中医的"四时"等)
3
哲学升华:从技艺层面升华至精神境界(如戏剧的"方寸""智谋",书法的"烟霞永驻")
4
用韵考量:尾联押平声韵,与首联形成回环结构,增强语感

附六言律诗平仄简谱(以首句平起为例):
平平仄仄平平(韵),仄仄平平仄平(韵)
仄仄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(韵)
平平仄仄平仄,仄仄平平仄平(韵)
仄仄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(韵)
(实际创作中允许变格)

四首作品既完整呈现传统文化精髓,又在格律框架内实现了艺术表达的新可能,体现了古典形式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统一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9 06:02 , Processed in 0.134680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