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71|回复: 1

扬州慢·淮扬宴咏

[复制链接]

5401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56
发表于 2025-5-9 22:10:36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根据词牌《扬州慢》的格律要求(双调九十八字,前段十句四平韵,后段九句四平韵),结合淮扬菜的历史文化特色与烹饪精髓,试作一首如下:

---

**扬根据词牌《扬州慢》的格律要求(双调九十八字,前段十句四平韵,后段九句四平韵),结合淮扬菜的历史文化特色与烹饪精髓,试作一首如下:

---

**扬州慢·淮扬宴咏**

刀影碎春,釜光凝雪,玉脍轻点琼楼。  
看文丝化月,醉蟹吐金球。  
念长日、盐商宴罢,漕舟载味,云水争流。  
叹庖丁、解骨分肌,神韵悠悠。  

软兜垂润,问谁人、调鼎封侯?  
纵廿四桥边,吹箫玉冷,犹念珍馐。  
莫道烟花易散,平山外、鳝宴无休。  
借一盅清晏,千年镬底春秋。  

---

### 创作解析与依据:
1. **意象选取**  
   - **淮扬名菜**:融入“文思豆腐”(“文丝化月”)、“蟹粉狮子头”(“醉蟹吐金球”)、“软兜长鱼”(“软兜垂润”)等经典菜品,呼应淮扬菜“刀工精细、本味调和”的特点。
   - **历史符号**:通过“盐商宴”“漕舟”等意象,勾连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富贾推动淮扬菜发展的历史背景。

2. **词牌格律**  
   - **句式与用韵**:参考姜夔《扬州慢·淮左名都》正体,前段以四字句起势(如“刀影碎春,釜光凝雪”),后段以问句转折(“问谁人、调鼎封侯?”),押平声韵(楼、球、流、悠、侯、馐、休、秋),符合九十八字双调结构。
   - **典故化用**:“廿四桥边”“吹箫玉冷”借杜牧诗意与金庸武侠中的美食想象,暗合淮扬菜的文人雅趣。

3. **情感表达**  
   - **时空交织**:上片聚焦烹饪技艺(“解骨分肌”),下片延伸至历史纵深(“千年镬底春秋”),以“清晏”收束(呼应淮安清晏园),既赞技艺传承,亦叹文化恒久。

4. **语言风格**  
   - **炼字与意境**:“碎春”“凝雪”以通感写刀工;“鳝宴无休”以口语入词,平衡雅俗。末句“借一盅清晏”将宴饮升华为文化品鉴,契合《扬州慢》“黍离之悲”的深沉底色。

---

此词尝试以古典词牌承载淮扬菜的文化内核,兼顾声律规范与意象创新,或可为“世界美食之都”扬州添一笔诗意注脚。慢·淮扬宴咏**

刀影碎春,釜光凝雪,玉脍轻点琼楼。  
看文丝化月,醉蟹吐金球。  
念长日、盐商宴罢,漕舟载味,云水争流。  
叹庖丁、解骨分肌,神韵悠悠。  

软兜垂润,问谁人、调鼎封侯?  
纵廿四桥边,吹箫玉冷,犹念珍馐。  
莫道烟花易散,平山外、鳝宴无休。  
借一盅清晏,千年镬底春秋。  

---

### 创作解析与依据:
1. **意象选取**  
   - **淮扬名菜**:融入“文思豆腐”(“文丝化月”)、“蟹粉狮子头”(“醉蟹吐金球”)、“软兜长鱼”(“软兜垂润”)等经典菜品,呼应淮扬菜“刀工精细、本味调和”的特点。
   - **历史符号**:通过“盐商宴”“漕舟”等意象,勾连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富贾推动淮扬菜发展的历史背景。

2. **词牌格律**  
   - **句式与用韵**:参考姜夔《扬州慢·淮左名都》正体,前段以四字句起势(如“刀影碎春,釜光凝雪”),后段以问句转折(“问谁人、调鼎封侯?”),押平声韵(楼、球、流、悠、侯、馐、休、秋),符合九十八字双调结构。
   - **典故化用**:“廿四桥边”“吹箫玉冷”借杜牧诗意与金庸武侠中的美食想象,暗合淮扬菜的文人雅趣。

3. **情感表达**  
   - **时空交织**:上片聚焦烹饪技艺(“解骨分肌”),下片延伸至历史纵深(“千年镬底春秋”),以“清晏”收束(呼应淮安清晏园),既赞技艺传承,亦叹文化恒久。

4. **语言风格**  
   - **炼字与意境**:“碎春”“凝雪”以通感写刀工;“鳝宴无休”以口语入词,平衡雅俗。末句“借一盅清晏”将宴饮升华为文化品鉴,契合《扬州慢》“黍离之悲”的深沉底色。

---

此词尝试以古典词牌承载淮扬菜的文化内核,兼顾声律规范与意象创新,或可为“世界美食之都”扬州添一笔诗意注脚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401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56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5-11 21:13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气脉通畅!语意深刻!意韵无穷!韵味浓郁!(词楼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5 23:37 , Processed in 0.16200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