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41|回复: 0

七律•登应县木塔感怀

[复制链接]

536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60
发表于 2025-4-14 18:43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登应县木塔感怀》

巍峨浮图峙朔方,辽金遗韵傲风霜。  
斗拱千重擎碧落,檐铃百转诉沧桑。  
恒岳云浮千嶂晓,桑干波涌一塔长。  
佛光千载镇幽燕,阅尽兴亡自慨慷。  

---

创作注解:  
1. 历史与建筑的融合  
   “辽金遗韵”“斗拱千重”呼应木塔作为辽代皇家工程的辉煌历史与榫卯斗拱的精妙工艺。诗中“擎碧落”暗合其“天下奇观”匾额的恢弘气象,而“檐铃百转”化用明代诗人对塔檐风铃的描写,赋予时光流动的听觉意象。  

2. 自然与人文的交织  
   “恒岳云浮”“桑干波涌”以恒山、桑干河为背景,展现木塔“东衔恒岳,西眺桑干”的地理格局,呼应古人登塔远眺的意境。末句“佛光千载”则点明塔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,赋予其超越时空的宗教与精神象征。  

3. 情感升华  
   “阅尽兴亡自慨慷”以拟人手法,将木塔作为历史见证者,既暗含对辽金烽火、明清战乱的追思,亦隐喻其历经地震炮火仍屹立不倒的坚韧,与梁思成等学者对其建筑智慧的赞叹相呼应。  

---  

诗词风格解析:  
- 格律:采用七律平仄,首句入韵,对仗工整(如“斗拱千重”对“檐铃百转”,“恒岳云浮”对“桑干波涌”)。  
- 意象选择:以“浮图”“佛光”凸显宗教属性,“浮云”“波涌”强化动态画面,末句“慨慷”收束于历史沉思,形成时空纵深。  
- 语言特色:化用古诗典故(如“佛光镇幽燕”暗合明代“佛宫寺”题刻),同时避免生僻字,力求雅俗共赏。  

此诗试图以凝练笔触,融合木塔的建筑奇迹、自然风物与历史沧桑,既致敬前人诗韵,亦传递今人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06:51 , Processed in 0.166466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