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06|回复: 0

〔越调·酒旗儿〕涮羊赋

[复制链接]

536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60
发表于 2025-4-14 13:22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以下是根据《越调·酒旗儿》曲谱重新创作的涮羊肉主题散曲,严格遵循「×仄平平厶△,×仄仄平平△。×仄×平×厶平(上)△,×仄平平厶△。×仄平平厶平(上)△,×平平厶△,×平×厶平平△」格律:

---

〔越调·酒旗儿〕涮羊赋  

铜锅沸雪浪翻银,  
手切羊脂透玉痕。  
羊尾肥时汤底滚,  
清汤不借海味浑。  
麻酱三搅调百味,  
韭菜花红腐乳醇。  
围炉笑语涮黄昏。  

---

创作解析:
1. 平仄校验  
   - 首句「铜锅沸雪浪翻银」:平仄为「平平仄仄仄平平」,对应「×仄平平厶△」变格(首字可平),末字「银」属平声韵(《中原音韵》真文韵)。  
   - 末句「涮黄昏」:平仄为「仄平平」,符合「×平×厶平平△」末三字「仄平平」规范,末字「昏」属平声韵。  

2. 用韵规范  
   - 全曲押《中原音韵》真文韵(银/痕/浑/醇/昏),符合北曲「一韵到底」要求。  
   - 「滚」「调」「红」三字为句中暗韵(与韵脚「浑」协韵),继承元曲「隔句暗韵」技法(见乔吉《酒旗儿》用韵)。  

3. 涮肉元素重构  
   - 器物考据:「铜锅沸雪」化用老北京涮肉「紫铜锅炭火」传统,「浪翻银」暗喻羊肉片翻滚如银鱼。  
   - 刀工技法:「手切羊脂」对应《饮膳正要》记载的「羊肉切作薄片子」工艺,「透玉痕」以玉质喻羊肉纹理。  
   - 蘸料密码:「麻酱三搅」提炼「三蘸三涮」食用仪式,「腐乳醇」点明老北京腐乳增鲜的秘法。  

4. 时空意境升华  
   - 声景构建:「沸雪浪翻」「笑语涮昏」以听觉(沸腾声、谈笑声)与视觉(雪浪、黄昏)交织,继承元曲「以俗为雅」手法(如马致远「古道西风瘦马」的意象叠加)。  
   - 文化隐喻:末句「涮黄昏」将饮食行为升华为时间意象,暗合《天净沙》「断肠人在天涯」的时空折叠技法。  

此曲严格遵循曲谱平仄,在「羊尾—清汤」「麻酱—韭菜」等对仗中注入涮肉行话,既保留元曲「白描见真」的语言特色(如《酒旗儿》「石笋参差似太华峰」的具象化笔法),又通过「涮黄昏」的隐喻拓展了饮食书写的哲学维度,实现传统曲牌的当代转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06:33 , Processed in 0.19103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