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71|回复: 0

七绝·五台朝圣之二

[复制链接]

536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60
发表于 2025-4-13 19:50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 《七绝·五台朝圣》

(平水韵·下平七阳)  

佛国清凉峙太行,五峰擎日接穹苍。  
钟鸣古刹传禅韵,香绕金顶沐佛光。  

---  

创作解析  
1. 意象架构  
   - 地理定位:首句“佛国清凉”直指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属性,“太行”点明其位于山西的地理特征,呼应《水经注》对太行山脉的记载。  
   - 佛教符号:次句“五峰擎日”以五台山五峰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台)的壮丽景象,暗喻文殊菩萨智慧如日普照;“金顶”特指菩萨顶鎏金宝顶,象征佛法至高无上。  
   - 声景交融:第三句“钟鸣古刹”化用显通寺铜钟典故,以钟声打破寂静,营造空灵禅境;末句“香绕金顶”通过嗅觉与视觉的叠加,展现信众朝圣的虔诚场景。  

2. 声律设计  
   - 平仄采用仄起平收式(仄仄平平仄仄平,平平仄仄仄平平),符合七绝常规格式。  
   - “行-苍”“韵-光”严格押平水韵下平七阳韵,末句“沐佛光”三字开口呼韵母,如佛光普照的绵延感。  

3. 文化转译  
   - “佛国清凉”:既指五台山气候凉爽,亦暗合《华严经》对文殊道场“清凉圣境”的定位。  
   - “香绕金顶”:将香火缭绕的实景与“佛光普照”的虚境结合,隐喻修行者心性净化过程。  

---  

意象对照表  
诗句  传统意象  现代诠释   
  
佛国清凉峙太行  五台山佛教地位  华北屋脊的地质与信仰双重地标   
五峰擎日接穹苍  五峰地理特征  山岳崇拜与宇宙观的融合   
钟鸣古刹传禅韵  显通寺铜钟 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学遗产   
香绕金顶沐佛光  菩萨顶香火  信仰行为与自然光的诗意共振   

---  

创作手记  
此诗以“神圣地理”为内核,构建三重意境:  
1. 空间之圣:通过“五峰擎日”展现五台山作为华北最高峰的物理高度,隐喻佛教精神的高度。  
2. 时间之恒:“钟鸣古刹”暗含北魏至明清的佛教传播史,钟声成为跨越千年的时间信使。  
3. 心灵之净:末句“沐佛光”既指阳光洒落金顶的实景,亦喻佛法智慧对尘世烦恼的涤荡。  

若将“香绕金顶”改为“灯燃宝殿”,或“佛光”改为“慈航”,亦可衍生不同版本,体现五台山作为文殊道场的多元意象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02:06 , Processed in 0.18796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