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23|回复: 0

散文•苏州游园记

[复制链接]

536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60
发表于 2025-4-13 17:33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游园记》

晨雾未散时,我立在拙政园的月洞门前。门环上的铜绿斑驳如宋画里的苔痕,伸手欲叩,却见两扇朱门早已虚掩着,仿佛五百年来从未真正闭合。这正是江南园林的妙处,永远在闭合与开放间留有余地,像一卷半展的山水手卷。

粉墙上的藤萝悬垂似帘,晨露在叶尖凝成水晶坠子。转过曲廊,忽见远香堂前的老槐将树影投在万字纹窗棂上,光斑游移如活字印刷。这原是文徵明手植的树,枝干虬曲处依稀可见当年画家挥毫时的狂放。堂中悬着"与谁同坐轩"的匾额,清风过时,仿佛仍有东坡与米芾的谈笑在梁间萦绕。

穿过卅六鸳鸯馆,脚下的水磨青砖突然转为鹅卵石铺就的曲径。石纹里渗着深碧的苔藓,每一步都像踏在潮湿的琴键上。忽闻泠泠水声,原是见山楼下的曲水流觞。明代文震亨在此间写的《长物志》忽然有了具象:水面上浮着三两朵睡莲,锦鲤在莲叶间忽隐忽现,恰似宣纸上未干的墨迹在游动。

午后在留园冠云峰下小憩。这座太湖石原是宋徽宗花石纲遗物,瘦、皱、漏、透间藏着千年风涛。石隙里斜出一枝老梅,花期虽过,却在石面投下细密的影子,恍若张择端在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画的筛金日光。石畔的冷泉亭内,青瓷盏中的碧螺春渐渐凉了,茶烟与石隙间的雾气缠绕,竟分不清今夕何夕。

待走到网师园的殿春簃,暮色已染上卍字花窗。这处书斋的妙处在于"尺幅窗",框住窗外瘦竹数竿,俨然天然水墨小品。忽记起计成在《园冶》中说的"借景",此刻方知园林原是立体的诗——白墙作纸,湖石为字,花木成韵,而游园人成了在诗行间踱步的标点。

暮色渐浓时,退思园的闹红一舫亮起灯烛。这座石舫永远停泊在旱地,却因四周叠石如浪而有了行舟的幻觉。舫内楹联写着"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远山皆有情",墨色在暮色里愈发温润。忽有琵琶声自水廊传来,弹的竟是《夕阳箫鼓》,音韵贴着水面滑行,惊起池中月影碎成银鳞。

离园时经过艺圃的乳鱼亭,见池中红鲤依然在青石桥洞间穿梭。这些朱衣游子五百年来从未游出过方寸天地,却将每片涟漪都化作不同的诗行。终于懂得昔年沈复为何在《浮生六记》里说"大块假我以文章",原来真正的文人,终其一生都在造园——在尘世间辟一角山水,安放那颗永远在流浪的诗心。

漏窗外的市声渐起,而园中的时间依然泊在粉墙黛瓦间。出门回首,月洞门已成圆满的句号,将满园清幽锁进平仄相生的韵脚里。这大约就是中国文人的大智慧:在喧嚣中凿一方寂静,于有限里见无限,让每个寻找桃花源的人,都能在曲折的回廊尽头,遇见自己的南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01:29 , Processed in 0.213305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