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28|回复: 0

七律•游苏州园林

[复制链接]

536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60
发表于 2025-4-13 17:25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《游苏州园林》
  
吴中胜概数园林,  
水榭回廊藏古今。  
假山叠嶂藏幽径,  
曲槛浮香绕碧浔。  
九曲桥横分月影,  
一池萍碎碎琴心。  
苔痕漫漶前朝字,  
竹露泠泠漱玉音。  

---

格律解析  
1. 平仄格式:平起首句入韵式  
   平平仄仄仄平平(吴中胜概数园林),  
   仄仄平平仄仄平(水榭回廊藏古今)。  
   仄仄平平平仄仄(假山叠嶂藏幽径),  
   平平仄仄仄平平(曲槛浮香绕碧浔)。  
   仄仄平平平仄仄(九曲桥横分月影),  
   平平仄仄仄平平(一池萍碎碎琴心)。  
   平平仄仄平平仄(苔痕漫漶前朝字),  
   仄仄平平仄仄平(竹露泠泠漱玉音)。  

2. 对仗技法  
   - 颔联"假山叠嶂-曲槛浮香"(地理意象对人文景观)  
   - 颈联"九曲桥横-一池萍碎"(建筑动态与自然形态对照)  

3. 用典溯源  
   - "藏幽径"化用《园冶》"曲径通幽"理念  
   - "漱玉音"暗合沧浪亭"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远山皆有情"意境  

意象解构  
1. 空间折叠:通过"九曲桥横分月影"实现物理空间与光影艺术的叠加,桥体分割的不仅是水面,更是时间维度——游人脚步与千年月影在此交汇。  
2. 感官通联:"竹露泠泠漱玉音"将触觉(露水清凉)转化为听觉(玉石相击),呼应计成《园冶》"夜雨芭蕉"的声景营造智慧。  
3. 历史层积:"苔痕漫漶前朝字"以植物生长消解碑刻文字,隐喻园林作为文化载体的动态性——每个时代都在石面留下新的"包浆"。  

创作手记  
此诗尝试突破传统园林诗的静态描摹:  
- 以"碎琴心"解构"一池春水"的古典意象,赋予水面破碎倒影以现代解构主义色彩  
- "藏古今"双关园林实体与时间容器功能,暗合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创造的时空对话  
- 末句"漱玉音"既指竹叶滴露的物理声响,亦隐喻园林作为中华文明基因库的文化回响  

如需调整意象密度或深化特定文化隐喻,可提供方向继续完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01:18 , Processed in 0.14388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