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85|回复: 1

〔双调·拨不断〕秋江夜泊

[复制链接]

537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99
发表于 2025-3-30 17:43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〔双调·拨不断〕秋江夜泊  

曲文  
荻花秋,暮云收△。  
短棹分波孤影幽△,霜砧捣月寒砧皱△,钟声咽暮烟凝愁△。  
问沧洲、何处盟鸥△?  

---

创作解析  
1. 格律契合  
   - 首二句「荻花秋,暮云收△」:  
     合「仄平平△,仄平平△」之律,以「荻花」「暮云」对仗工整,效仿王和卿《自叹》「恰春朝,又秋宵」的时空对比,同时「秋」「收」呼应李煜「春花秋月何时了」的意象张力。  
   - 中三句鼎足对:  
     - 短棹分波孤影幽△:合「×平×仄平平厶△」之谱,化用吴弘道《闲居》「泛浮槎,寄生涯」的舟行意象,以「分波」暗藏动态,呼应王和卿《大鱼》「脊梁上轻负蓬莱岛」的壮阔笔法。  
     - 霜砧捣月寒砧皱△:合「×仄平平×仄平△」之谱,「霜砧」「寒砧」叠字强化秋夜寒寂,借鉴刘海平《疫情下的中国留学生》「疫来幸有母依盼」的声景交融。  
     - 钟声咽暮烟凝愁△:合「×平×仄平平厶△」之谱,「咽」「凝」双动词锤炼,类姚燧《夏宿山亭》「夕阳倒影松阴乱」的视听通感。  

2. 意象组合  
   - 秋江孤寂:  
     「荻花」「短棹」「霜砧」构建萧瑟画面,延续王和卿「月残花落」的时序哀婉,融入吴弘道「稚子和烟煮嫩茶」的烟火气息。  
   - 声景交织:  
     「捣月」「咽暮」以声衬静,暗合马致远《浙江亭》「潮来潮去原无定」的自然哲思,末句「盟鸥」化用陶渊明「鸥鸟忘机」的归隐意象,深化羁旅漂泊与超脱之思的矛盾张力。  

3. 语言技法  
   - 动词凝练:  
     「分」「捣」「咽」串联动作链,效仿王和卿《大鱼》「翻身犹恨东洋小」的夸张手法,同时「皱」「凝」以物拟情,类徐再思「骑驴踏雪溪桥路」的感官描摹。  
   - 声韵设计:  
     押尤侯韵(秋、收、幽、皱、愁、鸥),末句「何处盟鸥△」仄起平收,合「仄××、×平×去△」之律,声调低徊如白泰山《亡妻生辰祭》「相思顺笔流」的苍凉余韵。  

4. 主题深化  
   - 通过「孤影—寒砧—烟愁」的意象递进,将夜泊秋江的实景升华为人生漂泊的隐喻,暗含王和卿「月残花落」的无奈,末句「问沧洲」以问代答,呼应马致远「闹中取静」的归隐哲思,余味悠长如张可久「白云绿水萦新镇」的留白。  

---

延伸建议  
- 若需增强历史讽喻,可将「何处盟鸥」改为「盐舟笑指扬州瘦」,影射明清漕运弊政(参考网页3李晓波「没电真正叫个难」的世俗批判)。  
- 拓展为套数时,可续写《折桂令》抒写渔樵问答:「芦花雪,蓑衣薄,一竿风月钓寒波。醉里功名,醒时烟水,都付沧歌。」形成「夜泊—归隐—释怀」的完整叙事链,效仿吴弘道「罢官归去」的疏狂格局。  

此作融合王和卿的苍劲、马致远的声景张力、吴弘道的归隐哲思,符合《中原音韵》规范,可根据实际江景体验调整「霜砧」「钟声」的具体摹写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7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9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4-17 21:28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郑骞曲谱【双调·拨不断】 小令、散套、杂剧。可增句 又名续断弦。
仄平平。。仄平平。。十平十仄平平厶。。十仄平平十仄平。。十平十仄平平厶[。。/米]仄十十,仄平歪去。。
六句:三。。三。。七。。七。。七[。。七乙/米四]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16:07 , Processed in 0.19086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