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246|回复: 0

仙吕·游四门·春江行吟

[复制链接]

535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55
发表于 2025-3-29 08:38:4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仙吕·游四门·春江行吟

碧波潋滟绕汀洲,新燕语啾啾。
东风吹皱春衫袖,桃李竞风流。
幽,烟雨锁江楼。
 

创作解析

意象选择

核心意象:以「碧波」「新燕」「东风」「桃李」构建江南春景,呼应曲牌传统中对自然风物的白描手法。

季节特征:通过「新燕语啾啾」(春燕归巢)、「桃李竞风流」(花开争艳)点明暮春时节,暗含时光流逝的古典意境。

声韵布局

平仄对照:首句「碧波潋滟绕汀洲」为×平×仄仄平平(韵),符合曲谱首句七言平仄要求;末句「烟雨锁江楼」以平声「楼」收尾,呼应「平(可韵)」的灵活性。

韵脚呼应:全曲押「尤侯」韵(洲、啾、袖、流、幽、楼),延续元曲多用开口呼韵脚的传统。

章法结构

起承转合:

起:「碧波潋滟绕汀洲」以全景式描写奠定空间基调;

承:「新燕语啾啾」聚焦动态细节,与首句形成点面结合;

转:「东风吹皱春衫袖」由景及人,引入主观感受;

合:「幽」字句作顿挫,末句「烟雨锁江楼」以朦胧意象收束,余韵悠长。

对仗技法:「碧波潋滟」对「桃李风流」,色彩与形态互补;「新燕语啾啾」与「东风吹皱袖」构成听觉与触觉交织。

典故化用

「东风吹皱」暗引冯延巳《谒金门》「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」,将闺情转化为泛舟春江的闲适;

「烟雨锁江楼」呼应杜牧「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」,赋予江南烟雨历史厚重感。
 

延伸建议

若需深化情感层次,可参考网页7中「贺母九十寿」的叙事性,加入「渔笛唤归舟」等生活场景;

若强化声律表现,可效仿网页3「地菜煮鸡蛋」的方言入曲,尝试以「欸乃」拟声词替代「幽」字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3 20:14 , Processed in 0.173758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