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29|回复: 0

石湖仙·咏淮安蓼儿洼

[复制链接]

304

主题

312

帖子

119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1193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石湖仙·咏淮安蓼儿洼
填词/任冉
   英雄归地,楚州蓼儿洼,心落酸泪。情品酒追魂,令人悲、无言以对。累累茔冢,一任骂、誓同生死,知己。怅古今、炳烈青史。
   忠魂奈何血染,为苍生、功勋至伟。聚义梁山,杀尽赃官贪吏。愧忆当年,假情虛意,负恩违义。难诡避,终留后世追记。
乙巳闰六月初五(2025.7.29)酒后夜
  (石湖仙,词牌名,南宋词人姜夔自度曲,调见《白石集》,其注“越调”。该调是姜夔为范成大祝寿所作的自度曲,因其号“石湖居士”,故以“石湖仙”命调。以姜夔《石湖仙·松江烟浦》为定格:双调八十九字,前后段各九句、六仄韵。此姜自度曲,有宫调,且宋人中亦无填此调者,其平仄当依之。本词依姜夔《石湖仙·松江烟浦》词调格律格式,词林正韵。)
蓼儿洼是江苏省淮安市古地名,位于淮安府城南门外,今已不存,因《水浒传》、《牡丹亭》两部古典文学名著记载而闻名。《水浒传》将其描述为宋江的葬身之地,并称其山水形胜与梁山泊相似,吴用、花荣等人墓冢亦在此地。施耐庵著书《水浒传》于淮安,长期客居淮安,且在淮安去世,原葬于淮安施河一带。他通过实地观察将该地作为梁山泊原型写入小说;汤显祖因友人任职淮安熟悉当地,故将其纳入《牡丹亭》场景。该地名在两部作品中的提及,进一步强化了地理真实性,因而也是淮安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。据现代学者推断其位于淮安南门外,历史上因水系变迁湮没,现存遗迹曾为黑臭水体,经生态修复后转型为城南公园。)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8-2 06:16 , Processed in 0.153804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