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33|回复: 0

现代诗•秦腔、川剧、粤剧、湘剧、赣剧、二人转(6首)

[复制链接]

601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9272
发表于 2025-7-17 15:54:4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7-17 16:02 编辑

《秦腔·裂帛》

黄土裂开一道缝,

老腔撞碎黄昏钟。

顶灯烧穿三更雾,

扫帚扫落满天星。

——裂帛声里,

父亲把旱烟杆别在腰间,

田埂上的稗草正疯长。

注:以秦腔高亢声腔为意象,暗喻土地与生命的撕裂感。末句“稗草”呼应现实中传统戏曲与新兴娱乐的角力。

《川剧·雾中脸》

面具在箱底发霉,

变脸的手势比风快。

吐火时,

油彩滴进火锅汤,

辣得观众眼眶发烫。

——后台的镜子里,

年轻学徒正把手机对准脸谱,

二维码扫过,

千年傩戏碎成流量。

注:以“变脸”技艺解构传统神圣性,映射数字化对非遗的冲击。

《粤剧·红船锈》

戏服金线缠住铁锚,

红船锈在珠江口。

小生甩袖时,

无人机掠过镬耳屋,

直播间的打赏像飘雪。

——阿婆摇着葵扇嘀咕:

“靓仔唱得比凉茶还苦,

点解年轻人要饮啖糖水?”

注:融合粤剧“红船”历史与直播时代困境,方言对话凸显文化断层。

《湘剧·血色月光》

戏台塌了半边,

月光淌过断梁。

武生踩着碎瓦翻跟头,

枪尖挑破老戏本,

露出底下泛黄的借条——

“民国卅七年,欠谷三担”。

——村长说:

“这出《目连救母》,得先还扶贫贷款。”

注:以破败戏台隐喻乡村文化凋敝,债务单与古戏本并置,直击现实矛盾。

《赣剧·荒腔》

采茶调混着挖掘机轰鸣,

青衫甩袖时,

钢筋扎进戏服褶皱。

老艺人把唢呐塞进快递箱,

箱盖上印着:

“鄱阳湖生态保护区”。

——湖面浮起塑料瓶,

像散落的珠子,

再也串不起《珍珠记》的韵脚。

注:工业文明对传统生态剧的侵蚀,用“快递箱”“塑料瓶”具象化文化消亡。

《二人转·转盘》

大秧歌踩碎冻土,

神鼓震落苞米碴。

二狼鞭甩开雪幕,

狐步踩着直播打赏音浪。

——老把式吐掉旱烟:

“这出《猪八戒拱地》,

得先给网红磕个头。”

——直播间飘过弹幕:

“老铁双击666,

东北狠人就是牛!”

注:传统二人转与网红经济的荒诞碰撞,方言与网络用语混搭。

创作解析

1. 意象对冲:如“顶灯/无人机”“油彩/二维码”,强化传统与现代的撕裂感。
2. 细节抓取:选取“旱烟杆”“快递箱”“冻土”等具象物,锚定现实土壤。
3. 黑色幽默:用“扶贫贷款还戏本”“给网红磕头”等荒诞情节,揭示文化生存困境。
4. 方言介入:融入“靓仔”“老铁”等俚语,激活地域文化基因,同时凸显语言异化。

每首诗皆如手术刀,剖开戏曲华服下的现实肌理——黄土地的裂缝、红船的锈迹、珠江口的二维码、冻土里的塑料瓶……这些意象构成当代戏曲的病理报告,而剧种本身,正在疼痛中寻找新的血脉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8-2 06:16 , Processed in 0.155915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