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49|回复: 0

赋•秦腔、川剧、粤剧、湘剧、赣剧、二人转(6首)

[复制链接]

601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9272
发表于 2025-7-17 15:41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7-17 16:03 编辑

秦腔赋

巍巍秦川,慷慨悲歌

秦腔者,华夏古韵之滥觞,西北雄风之魂魄。溯其源,起于西周,成于秦汉,声震八荒,气吞山河。观其腔,高亢如雷,激越似电,吐火吞刀,趟马舞枪,尽显豪杰肝胆。脸谱三原为基,红忠紫孝,黑正粉老,一抹丹青藏万象。戏目若《铡美案》《火焰驹》,忠奸毕现,爱恨交织,字字泣血,句句裂石。至若长安梨园,梆声震瓦,万人空巷,一吼秦声动九霄,千年风骨永流芳。

川剧赋

蜀水融腔,变脸惊鸿

川剧者,巴蜀灵秀所钟,天府奇绝所萃。腔分五调:昆高胡弹灯,融南北之韵;戏融百技:变脸吐火,藏乾坤之妙。红忠紫孝,黑正粉老,脸谱如画,瞬息千面。水袖轻抛,似流云绕指;翎羽翻飞,若惊鸿踏雪。戏目《白蛇传》缠绵悱恻,《柳荫记》生死相随,更兼《变脸》绝技,刹那百颜,观者目眩神迷。川人戏痴,茶馆锣鼓,市井巷陌,皆成舞台,巴蜀魂魄,尽在戏中。

粤剧赋

南国红豆,丝竹绕梁

粤剧者,岭南雅韵之冠,珠江清波之灵。唱腔融梆簧,丝竹伴胡琴,高亢处如平湖秋月,婉转时若雨打芭蕉。戏服绣凤披霞,珠玉琳琅;脸谱丹青点睛,忠奸立判。武生踏鼓点,腾挪如龙;花旦拈手帕,顾盼生辉。戏目《帝女花》泣家国,《紫钗记》诉痴情,更兼《搜书院》传书生正气。红船泊珠江,八和会馆聚英才,一曲清音越重洋,四海知音共此情。

湘剧赋

潇湘风雨,戏韵铿锵

湘剧者,楚地雄风所铸,洞庭烟雨所润。腔融弋阳、昆曲、皮黄,声若洞庭波涌,势如衡岳凌云。生角俊朗,旦角娇柔,净角豪迈,丑角诙谐,四梁四柱撑天地。戏目《拜月记》月下盟誓,《琵琶记》孝义传家,更兼《马陵道》智勇双全。锣鼓铿锵,板胡凄切,一唱三叹,绕梁不绝。湘人戏痴,岳麓山下,橘子洲头,戏韵长存,楚魂不灭。

赣剧赋

赣鄱古韵,弋阳遗风

赣剧者,吴楚文化之根,赣鄱山水之魄。腔分高腔、昆腔、乱弹,弋阳遗韵犹存。徒歌帮腔,锣鼓助势,声震林壑,气吞云梦。戏目《珍珠记》泪洒青衫,《还魂记》梦断牡丹,更兼《梁祝》化蝶,生死相随。脸谱丹青,忠奸毕现;水袖翻飞,似蝶舞翩跹。戏台虽小,乾坤自大;赣人戏痴,一嗓穿云,千年古韵,今犹铿锵。

二人转赋

东北明珠,烟火人间

二人转者,关东热土之花,黑土风情之韵。唱腔九腔十八调,七十二嗨嗨,说唱兼舞,嬉笑怒骂皆成戏。东派耍棒,西派板头,南派靠浪,北派唱功,四路争艳,汇成一家。戏目《包公断后》断案如神,《西厢听琴》琴挑情思,更兼《猪八戒背媳妇》,诙谐泼辣。手绢翻飞若蝶,扇子轻摇如风,一唱一和,烟火人间尽在其中。东北人痴,田间地头,围炉夜话,转腔一响,愁云尽散。

注:诸赋融戏曲之历史、技艺、名目、风情于一体,骈散相间,虚实相生,力求展现中华戏曲之博大精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8-2 06:14 , Processed in 0.127888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