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37|回复: 0

七律•秦腔、川剧、粤剧、湘剧、赣剧、二人转(六首)

[复制链接]

601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9272
发表于 2025-7-17 15:18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7-17 15:59 编辑

七律六首,以传统格律展现六大剧种风骨,力求形神兼备:

---

**《七律·秦腔》**  
铜琶铁板裂苍茫,虎啸龙吟出大荒。  
黄土悲风凝血泪,高台怒喝震玄黄。  
千军阵外声穿甲,百战魂归月满冈。  
莫道秦风唯悍勇,柔肠百转亦铿锵。  
> **注:** 以“裂苍茫”“震玄黄”显其声腔激越,“血泪”“柔肠”示其情感厚度,末句点明刚柔并济之特质。

---

**《七律·川剧》**  
蜀锦铺台幻亦真,阴阳瞬变见精神。  
火吞碧落星芒冷,袖卷巴山夜雨频。  
谑语能掀三世浪,悲弦可渡九幽尘。  
浮生百态灯影里,一嗓摇天万古春。  
> **注:** 聚焦“变脸”“吐火”绝技,“谑语”“悲弦”写其表演张力,尾联升华至人生境界。

---

**《七律·粤剧》**  
红船载韵过伶仃,水袖牵云绕画屏。  
莺啭荔枝甜沁月,箫沉琼海浪浮星。  
百年情寄珊瑚骨,一曲魂销翡翠翎。  
莫叹南音成绝响,白鹅潭畔有龙听。  
> **注:** 以“红船”“荔枝”“琼海”点染岭南风物,“珊瑚骨”“翡翠翎”喻其艺术精魂,末句表文化传承自信。

---

**《七律·湘剧》**  
一声裂帛透潇湘,斑竹千竿泪作行。  
铁马冰河高亢处,孤臣孽子断魂腔。  
铜琶拍碎楚天阔,鼙鼓催开衡岳苍。  
莫笑痴人歌当哭,九嶷云外应如铁。  
> **注:** 借“斑竹泪”“九嶷云”融楚地意象,“铜琶拍碎”“鼙鼓催开”状其高腔之刚烈,尾句喻精神不朽。

---

**《七律·赣剧》**  
鄱阳波涌古腔浮,水磨昆音绕玉楼。  
十载江湖青衫泪,千秋词笔牡丹愁。  
惊残梦醒三更鼓,唱断云开八角舟。  
莫问临川旧时月,犹随弋韵照汀洲。  
> **注:** 以“水磨昆音”写声腔融合,“牡丹愁”扣汤显祖经典,“八角舟”指传统戏台,尾联彰文化源流。

---

**《七律·二人转》**  
一方寸土转乾坤,唢呐掀天雪作尘。  
帕舞蝶飞迷醉眼,嗓开雷动醒寒村。  
九腔十八悲欢调,百丑千伶苦乐身。  
莫笑俚言无大雅,火盆炕上见真人。  
> **注:** 用“帕舞蝶飞”“九腔十八”显技艺特色,“火盆炕上”彰乡土本色,尾句点明草根智慧。

---

**创作要诀:**  
1. **声律切剧**——秦腔用删韵显苍凉,粤剧选青韵显清丽,二人转押真韵显质朴  
2. **意象专属**——红船(粤剧)、斑竹(湘剧)、八角舟(赣剧)、火盆炕(二人转)等剧种符号  
3. **技法点睛**——“裂帛”(秦腔高音)、“水磨”(赣腔润腔)、“九腔十八调”(二人转音乐)等专业术语化用  
4. **形神相济**——既写表演形式(变脸/吐火),更写文化魂魄(秦风烈骨/临川文脉)  
5. **时空纵深**——红船载史(粤剧),九嶷回声(湘剧),古今交融中见剧种生命力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8-2 06:14 , Processed in 0.150516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