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8|回复: 0

散文•四大名扇(4首)

[复制链接]

5402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74
发表于 7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四篇关于四大名扇的散文,以细腻笔触描绘其工艺之美、地域风情与人文意蕴,文字力求典雅流畅,兼顾知识性与抒情性:

《檀香扇·姑苏的幽香》

江南的细雨浸润着姑苏城的街巷,当檀香木的芬芳在雨丝中若隐若现,檀香扇便成了这湿润空气中最温润的一抹香气。

取自东南亚的紫檀木,经能工巧匠之手,化作扇骨。其质地致密沉重,年轮细密如诗行,刀凿削刻间,木纹似山水流动。匠人以极细的刻刀,在扇骨上勾勒出花鸟鱼虫,或是仕女凭栏,刀痕深浅恰到好处,线条流畅却凝练,仿佛一笔一划都浸透了江南烟雨的温柔。

扇面多为绢帛,经纬细密如无物,却又坚韧如丝。江南绣娘以银针引彩线,在扇面上绣出荷花映日、荷叶翻风,针脚细密如呼吸,一针一线间,连露珠的晶莹都能透纸而出。或用画笔轻点,以胭脂红绘西厢记,以石青染虎丘塔,画中人似要跨出扇面,与观者低语。

檀香扇开合间,暗香浮动。夏日执之,微风拂面,扇面上的荷花仿佛在轻轻摇曳,送来一丝凉意,更有一缕檀香萦绕鼻尖,如江南女子的衣袖轻拂而过,温柔而含蓄。

昔日的檀香扇,曾是文人书生的雅玩,扇面上题诗作画,既是消暑之物,亦是风雅象征。张岱在《陶庵梦忆》中曾记:“吴中扇骨之精,莫如檀木,香气清雅,入手生凉。”扇,于江南,是风物,更是情怀。

檀香扇的美,在于它将木质的沉稳、檀香的清雅、丝绢的细腻、书画的灵动融为一体。它不是简单的器物,而是姑苏文化的一个缩影——温柔、精致、从容,如江南的烟雨,虽不浓烈,却入骨三分。

《火画扇·南国的焰色》

岭南的夏日,烈日如火,蝉鸣聒噪。然而,在新会的作坊里,铁笔与木炭却在创造着另一种“火焰”——火画扇的艺术。

火画扇的工艺,简而言之,是以炭笔在扇面上作画。然而,这并非普通的绘画,而是以高温灼烧木纹,使扇骨上的纹理呈现出焦黑的痕迹,再以炭笔勾勒、点染,形成山川、花鸟或人物。

制作火画扇,需胆大心细。匠人手持铁笔,蘸炭,在扇骨上迅速游走,时而轻点,时而重划,木炭与木纹摩擦,发出细微的“吱吱”声。炭火的高温使木纹发生变化,黑色的焦痕与原木的浅黄交织,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。画师需眼疾手快,在木纹尚未完全炭化前完成勾勒,方能保留火画的层次感。

画成的火画扇,扇骨焦痕斑驳,宛若枯木逢春,又似烟熏古画。扇面以绢帛覆盖,画师以水墨渲染,勾勒出荔枝的红艳、芭蕉的翠绿、渔舟的剪影。岭南的物产与风情,皆浓缩在这寸许见方的扇面上。

火画扇的独特,在于它将“火”的粗犷与“画”的细腻融为一体。炽热的炭笔在木头上游走,却诞生出清雅的画作,矛盾中见和谐。炎炎夏日,持一把火画扇,虽不见火焰,却能感受到南国的炙热与生命力。

火画扇,是岭南的火焰,是粗犷中的精致,是热烈中的诗意。它不仅是艺术品,更是南国精神的象征——不惧烈日,向阳而生。

《竹丝扇·蜀地的清风》

巴山蜀水间的细竹,经蜀地匠人之手,化作一柄柄清透的竹丝扇。

竹丝扇的制作,极尽精巧。匠人先选蜀地最细的竹丝,以刀削成发丝般的细条,再将万千竹丝以经纬交织,织成如蝉翼般轻薄的扇面。竹丝间透着细碎的光,仿佛可以望见后山的竹林与溪水。

竹丝扇的轻薄,令人惊叹。扇面之薄,几近透明;扇骨之轻,仿佛无物。展开时,清风徐来;合拢时,竹香隐约。蜀地的夏日,持一把竹丝扇,清风穿行竹丝间,清暑解热,心旷神怡。

竹丝扇的纹样,多以山水、花鸟为主。蜀绣的细腻,融入竹丝的清透,使扇面如画。蜀地多雾,扇面上的山水常带一丝朦胧,如烟似雨,仿佛将青城山的空灵、都江堰的灵动融入其中。

竹丝扇,是蜀地匠人的智慧,是竹子的柔韧,是蜀山的清风。它轻若无物,却蕴含千丝万缕的匠心;它价廉物美,却堪称艺术珍品。

蜀道难,行路远,然而竹丝扇却随茶马古道、丝绸之路,将蜀地的清风送向远方。扇动时,仿佛能听见竹林的风声、溪水的低语,那是蜀地的声音,是自然的回响。

《绫绢扇·江南的春梦》

杭州西湖的春色,总被织进绫绢扇里。

绫绢扇的扇面,以薄如蝉翼的丝绢制成。丝绢经纬细密,如西湖的水波,轻柔而流畅。江南的绣娘与画师,将西湖的景致浓缩在这寸许见方的小扇上。

扇面上,或是苏堤春晓,柳色如烟;或是断桥残雪,白堤横斜;或是曲院风荷,荷叶田田。画师以工笔细描,一丝不苟地勾勒出亭台楼阁、小桥流水,色彩淡雅而不失精致。

绫绢扇的扇骨,多以檀木或湘妃竹制成,质地坚韧而轻盈。持扇轻摇,扇面上的西湖春色仿佛随着扇动而流动,仿佛可以闻到湖水的湿润、荷花的清香。

绫绢扇不仅是一件工艺品,更是江南文化的象征。它轻柔、精致、含蓄,如江南的女子,不言不语,却自有一番风情。

昔日的绫绢扇,曾被文人雅士视为风雅之物,扇面上题诗作画,或是作为定情信物,传递心意。今日的绫绢扇,虽已不如往昔普遍,却仍是江南文化的活化石,见证着杭州的柔情与诗意。

绫绢扇的扇动,似春梦一场,轻柔却悠长,仿佛将整个江南的春天纳入其中,随扇而舞,随扇而生。

四篇散文,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四大名扇的工艺之美与文化意蕴,力求展现其地域特色与艺术价值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6 12:02 , Processed in 0.172268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