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5|回复: 0

赋•中国四大碑林(4首)

[复制链接]

5157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256
发表于 昨天 21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四首赋,分别对应四大碑林主题:

---

《西安碑林赋》
巍巍碑林,肇基汴宋;耿耿文脉,肇启鸿蒙。摩挲残碣以考史,纵览群刻而观风。汉家隶韵,遗秦川之古拙;盛唐楷法,见王气之雍容。开成石经,集儒家之典训;昭陵骏骨,刻沙场之勋功。石兽蜷苔,犹护汉家经笥;雕甍拂藓,尚存李杜遗踪。昔者文人雅士,墨洒西京;今之游客骚客,笔耕碑丛。嗟乎!一石一契,篆籀分明秦汉月;千碑千面,毫芒尽显古今虹。

注:  
1. "开成石经"对应唐代儒家经典石刻(材料1、6);"昭陵骏骨"关联唐太宗陵墓石刻(材料1、6);  
2. 化用李杜诗歌意象暗喻碑林文人荟萃(材料6);  
3. 以"篆籀""毫芒"呼应不同书法形态演进。

---

《孔庙碑林赋》
洙泗弦歌,毓秀钟灵凝汉骨;奎章璀璨,腾蛟起凤聚贤名。六百进士题名处,昭然青史;万千石碣镌功绩,彪炳丹楹。孔壁薪传,承邹鲁之礼乐;金声玉振,续华夏之文明。商辂状元,挥毫书正气;于谦浩叹,挥泪哭苍生。汉代三碑,石骨铮铮存古意;清宫万碣,墨香袅袅见丹诚。仰观星斗移,俯察砚海深——笔底千年事,锋回万里程。

注:  
1. "六百进士题名"直指孔庙记录科举功名功能(材料2、7、11);  
2. "商辂""于谦"印证材料2所载进士事迹;  
3. "汉代三碑"呼应材料7提及的汉碑收藏;  
4. 以"洙泗""奎章""孔壁"等意象贯穿儒家文化脉络。

---

《地震碑林赋》
天崩地裂,石语长铭灾难史;风剥雨蚀,沧桑永刻劫灰痕。明嘉靖惊雷骤起,三十里颓垣断瓦;清道光地火狂飙,八百村瓦砾废墩。三十七载频惊泸山月,万千生灵哀诉断碣魂。记前震兮测余波,补正史之疏漏;标烈女兮哀婴孩,书民瘼于玄珉。地裂处,石痕犹带血泪;祠倾时,碑字尚浸啼痕。今立泸山之麓,恰似一部立体地书,向天叩问安宁。

注:  
1. "明嘉靖""清道光"对应三次强震记录(材料3、8);  
2. "泸山""光福寺"点明地理位置(材料3、8、12);  
3. "三十七载"浓缩1536-1850年三次地震周期(材料8);  
4. "石痕带血泪"强化人文关怀视角。

---

《南门碑林赋》
鹭江潮涌,古碣摩挲溯旧勋;鳌岫云开,丰碑屹立话沧桑。林爽文乱平,三合土筑金汤固;六十一碣立,海天间镌往事长。有纪功则铭施琅平台之烈;有修筑则载水师营寨之规;有建筑图则绘城郭阡陌之貌;有捐题则显商宦桑梓之忱。石冷犹镌戍卒血,苔深未蚀圣朝恩。昔日御敌之藩篱,今为游园之胜迹——残阳斜照处,犹闻金戈铁马声。

注:  
1. "林爽文乱后重筑城垣"紧扣历史背景(材料4、14);  
2. "六十一碣"对应确切数量(材料4、14);  
3. "纪功""修筑"等分项呼应碑刻分类(材料4);  
4. 末句"金戈铁马声"营造历史回响意境。

---

【创作说明】
1. 历史性与文学性交融:严格遵循各碑林的核心史实(如西安碑林的《开成石经》、孔庙的科举功名碑、地震碑林的三次强震记载、南门碑林的城防功能),同时运用"金戈铁马""孔壁薪传"等文学意象增强美感。  
2. 结构工整,脉络清晰:每篇赋皆以历史沿革开篇,中间铺陈特色碑刻与文化内涵,结尾升华至精神传承,形成"总-分-总"的经典赋体结构。  
3. 双关修辞与时空张力:例《地震碑林赋》中"天崩地裂"既写地质灾害,又暗喻历史变局;《南门碑林赋》"古碣摩挲溯旧勋"同时包含物理触摸碑刻与精神追溯历史双重意涵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18 16:57 , Processed in 0.165877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