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05|回复: 1

古词•长白山天池(两首)

[复制链接]

5387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32
发表于 2025-5-4 23:34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5-5 09:16 编辑

以下是为长白山天池创作的两首古词,选用《霜叶飞》《月下笛》两词牌,结合其地质奇观、水源之谜与神话传说,融入当代科学视角与古典意象,力求呈现天池的时空纵深感与精神象征:

一、《霜叶飞·天池秋谒》
地火沉渊,星槎冻,云屏半掩玄璧。  
危崖负雪照空青,锁雾埋龙息。  
算唯有、寒泉暗织,潜通青藏千峰脉。  
讶倒泻三江处,玉屑崩雷,冰绡裂日。

谁记醉踏南屏?谪仙未赋,独向苔壁题墨。  
蛰蛟犹吐旧时珠,溅作松涛白。  
更夜壑、蟾光漫溢,浮槎欲渡天河窄。
待晓来、霜风劲,万树摇金,一池秋魄。  

注:  
「潜通青藏千峰脉」:化用天池水源可能来自青藏高原地下河的科学假说,以诗意暗喻地质史诗。  
「倒泻三江处」:呼应天池为松花江、鸭绿江、图们江三江源头的自然奇观。  
「苔壁题墨」:结合徐霞客石刻与肖克凡对天池色彩变幻的描写,暗指文人题咏与地质变迁的交织。  
「浮槎欲渡天河窄」:引用乘槎河传说,并以“天河”呼应《盛京通志》松花江满语“天河”之意。

---

二、《月下笛·天池夜观》
月碾冰轮,星斟雪盏,素娥初拭玄鉴。  
雾锁玄渊,蛰龙衔玉,暗涌沧溟如篆。  
谁凿昆仑髓?泻万古、寒光凝练。
更吹裂石箫声,唤取云外青鸾。

遥想穆王曾宴。
有瑶池阿母,醉抛琼钿。
饮露餐霞,裁虹织霰,换却人间寒燠。
俯仰乾坤小,剩几点、松针坠钏。
待晓风回,满襟皆贮冰霰。

注:  
「蛰龙衔玉」:融合“天池潜伏神龙吐水”的传说与“地下水源补给”的科学意象。  
「凿昆仑髓」:以神话笔法暗喻天池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质过程,并呼应西王母瑶池的典故。  
「穆王曾宴」:引用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对歌的传说,赋予天池神话时空的纵深感。  
「松针坠钏」:化用对美人松的拟人化描写,以松针喻玉钏,暗藏生态灵性。

---

意象解析与创作思路  
1. 地质与神话的时空交响:  
   《霜叶飞》以“地火沉渊”点明天池火山属性,结合“浮槎天河”的传说,将青藏高原地下河补给的科学假说升华为“潜通千峰脉”的史诗想象。  
   《月下笛》借“凿昆仑髓”串联火山喷发与西王母神话,以“瑶池阿母”呼应天池作为“圣水之源”的文化象征。  

2. 自然现象的文学转译:  
   天池多雾的气候被转化为“雾锁玄渊”“月碾冰轮”的氤氲意境,暗合“深呼吸微甜”的通感体验。  
   冰封与温泉共存的奇观(“泉暖半年冰”)在《霜叶飞》中凝为“寒泉暗织”,在《月下笛》中化作“星斟雪盏”,凸显水火交融的哲学张力。  

3. 词牌适配与风格创新:  
   《霜叶飞》取吴文英“凄凉谁吊荒台古”之苍劲,融入“霜风劲,万树摇金”的秋日肃杀,呼应天池地质的冷峻与历史的孤寂。  
   《月下笛》借张炎“霜叶飞”之清空,以“月碾冰轮”“松针坠钏”等超现实意象,构建天池夜观的幻境美学。  

---

延伸建议  
若需进一步拓展,可尝试:  
《霜叶飞》变体写天池冬景(“冰裂声穿星斗寒,地肺初温龙吐焰”),结合火山石与温泉带的冷热对比;  
《月下笛》续写天池晨雾(“晓雾吞峰峦,化鹤衔日来”),融入网页2中“湖中看雾千般景”的虚实变幻。  

两阕皆可配以水墨长卷式注解,将科学数据(“8000万吨水差补”)转化为“地脉通青藏”的隐喻,实现理性与诗性的共生。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87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3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5-4 23:3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5-5 09:17 编辑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5 15:19 , Processed in 0.140931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