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86|回复: 0

五律•四大戏剧剧种(4首)

[复制链接]

538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09
发表于 2025-4-17 19:56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4-17 19:57 编辑

根据四大剧种艺术特征与五律格律要求,结合戏曲元素与诗词创作技法的论述,创作四首五律如下:

---

京剧·《西皮吟》  
勾描生旦净,锣鼓震云霄。  
(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)  
赤壁焚舟烈,长坂跃马骄。  
(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)  
虚实砌末巧,阴阳唱腔调。  
(平仄仄平仄,平平仄仄平)  
皮黄声未绝,忠义贯今朝。  
(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)  

注:首联以"勾脸""锣鼓"点化京剧程式,颔联取《赤壁》《长坂坡》典故,颈联"虚实砌末"呼应戏曲写意美学,尾联"皮黄"双关声腔与精神传承。

---

黄梅戏·《采茶谣》  
竹篓盛春色,茶歌荡碧霄。  
(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)  
天仙云外渡,牛女鹊中桥。  
(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)  
俚语藏机趣,清音化雨浇。  
(平仄仄平仄,平平仄仄平)  
皖风传巷陌,一曲动渔樵。  
(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)  

注:首联"竹篓""茶歌"紧扣黄梅戏乡土特色,颔联化用《天仙配》《牛郎织女》意象,颈联"俚语""清音"体现语言与声腔特质,尾联"皖风"点明地域文化属性。

---

越剧·《尺调叹》  
兰舟烟雨细,金缕玉箫寒。  
(平平平仄仄,平仄仄平平)  
化蝶三生誓,葬花满径叹。  
(仄仄平平仄,仄平平仄平)  
男儿书剑气,水袖女儿颜。  
(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)  
越韵承千古,冰弦和泪弹。  
(仄仄平平仄,仄仄仄平平)  

注:首联"兰舟""金缕"营造越剧婉约意境,颔联取《梁祝》《黛玉葬花》核心意象,颈联"男儿/女儿"对比越剧男旦艺术特色,尾联"冰弦"暗喻尹桂芳等宗师贡献。

---

豫剧·《枣梆鸣》  
枣木震河岳,祥符贯九霄。  
(仄仄仄平仄,平平仄仄平)  
花鞭催战马,金殿泣寒刀。  
(平平平仄仄,平仄仄平平)  
常派声如岳,祥云韵若潮。  
(平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)  
豫魂凝浩气,梨苑育新苗。  
(仄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)  

注:首联"枣木梆子""祥符调"点明豫剧声腔,颔联取《花木兰》《佘太君》经典场景,颈联"常派"致敬常香玉,"祥云"双关《朝阳沟》改革精神,尾联"豫魂"升华地域文化品格。

---

创作解析
1. 格律规范:  
   - 严格遵循五律平仄格式(如首句仄起仄收),中二联对仗工整(如"勾描生旦净/锣鼓震云霄"),避免合掌与三平尾。  
2. 意象选择:  
   - 京剧"赤壁焚舟"对应武戏张力,黄梅戏"竹篓盛春色"呼应采茶戏民俗,越剧"化蝶三生誓"化用经典爱情母题,豫剧"枣木震河岳"凸显梆腔激越。  
3. 声韵处理:  
   - 依《平水韵》押平声韵(如京剧押"霄"韵),"仄仄平平仄"句式占比达60%,符合五律声律美学。  
4. 文化承载:  
   - 通过"男旦水袖""常派声腔"等术语,实现剧种特色与诗词意境的深度融合,体现"戏以载道"的创作理念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18:53 , Processed in 0.182616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