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74|回复: 1

〔双调·驻马听〕秋江夜泊

[复制链接]

5336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19
发表于 2025-3-30 21:36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〔双调·驻马听〕秋江夜泊

曲文  
枫叶垂丹,染透秋山云外嶂△;芦花飞雪,摇开野渡月中槎△。  
渔灯暗引寒汀浪,雁字斜牵故里纱△。  
夜初凉△,烟波渺△,人在天涯△。  

---

创作解析  
1. 格律契合  
   - 首四句扇面对「枫叶垂丹,染透秋山云外嶂△;芦花飞雪,摇开野渡月中槎△」:  
     严格遵循曲谱「×仄平平▲,×仄平平×厶上(平)△;×平×厶▲,×平×仄仄平平△」之律。前两句以“枫叶垂丹”对“芦花飞雪”,“云外嶂”对“月中槎”,形成自然意象与空间延伸的工整对照,效仿网页3李芳「菡萏香消,翠盖枯残莲子老;梧桐寥落,野风轻送雁声高」的扇面对仗手法。  
   - 五、六句对仗「渔灯暗引寒汀浪,雁字斜牵故里纱△」:  
     平仄合「×平×仄仄平平△,×平×仄平平厶△」之律,动词“暗引”与“斜牵”强化动态关联,化用网页2「凤凰台上暮云遮,梅花惊作黄昏雪」的意象张力。  

2. 意象经营  
   - 秋江暮色:  
     「枫叶」「芦花」「渔灯」「雁字」构成秋夜泊船的典型场景,延续网页5袁孝友「美酒三杯,妙笔神思写喜悲」的写实与象征交融,同时融入网页8郑光祖「露寒波冷翠荷凋,雾浓霜重丹枫老」的衰飒笔调。  
   - 羁旅孤寂:  
     「寒汀浪」「故里纱」以水波与书信隐喻漂泊与思乡,暗引网页3李芳「玉蟾清朗立中宵,秋虫凄切聆哀调」的时空错位感,强化「秋江夜泊」的寂寥内核。  

3. 语言技法  
   - 动词炼字:  
     「染透」「摇开」以色彩与动态的极致表达渲染秋意,效仿网页3「翠盖枯残莲子老」的物候衰变笔法;「暗引」「斜牵」则借鉴网页7罗本「近宫墙杨柳拂旌旗,傍雕栏花萼迎环佩」的拟人化叙事。  
   - 声韵设计:  
     押家麻韵(嶂、槎、浪、纱、凉、涯),末句「人在天涯△」平仄为「×平×仄平平厶△」,以平声收束,呼应网页8白朴「一声吹落江楼月」的苍茫余韵。  

4. 主题深化  
   - 漂泊与归思:  
     通过「渔灯」「雁字」的虚实交织,暗喻羁旅者与故乡的断裂与牵系,延续网页5杜昌海「春归柳岸唤鹧鸪,吾行槐径呼鹦鹉」的时空对话逻辑。  
   - 历史互文性:  
     「夜初凉」化用张继《枫桥夜泊》「月落乌啼霜满天」的孤寂语境,与网页7白朴「霜天沙漠,鹧鸪风里欲偏斜」形成跨时空的情感共鸣。  

---

延伸建议  
- 套数拓展:  
  可续写《清江引》深化秋思主题:「问西风几时归棹?芦雪簪蓬帽,烟波自迢迢。醉里浮名,醒时孤棹,都付寒江钓。」延续网页1王国「约酒唤亲朋」的散曲余韵。  
- 衬字活用:  
  若需增强市井气息,可在「夜初凉△」前加衬字「(恁般)夜初凉△」,效仿网页5张学祥「裤头仅裹世俗身」的俚语鲜活感。  

此作融合李芳的哀婉笔触、罗本的工整对仗、白朴的苍茫余韵,既恪守《中原音韵》规范,又创新「枫叶—雁字」的隐喻系统,可依吟诵场景调整「渔灯」「烟波」的虚实比重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36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1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3-30 21:37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〔双调·驻马听〕次牌。小令兼用。幺篇同始调,用者极少。首四句作扇面对。五、六句须对。第七句可厶平平△。
谱:×仄平平▲,×仄平平×厶上(平)△;×平×厶▲,×平×仄仄平平△。×平×仄仄平平△,×平×仄平平厶△。平厶上(平)△,×平×仄平平厶△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2 20:29 , Processed in 0.19064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