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76|回复: 0

〔双调·得胜令〕庚子疫中吟

[复制链接]

5300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475
发表于 2025-3-30 18:0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〔双调·得胜令〕庚子疫中吟  

曲文  
瘴雾笼江城△,白衣逆风行△。  
铁臂筑长城,仁心照夜灯△。  
寒宵△,汗雨湿衣冷△;  
春声△,凯歌动地鸣△。  

---

创作解析  
1. 格律契合  
   - 首二句对仗「瘴雾笼江城,白衣逆风行」:  
     合「×仄仄平平△,×仄仄平平△」之律,以「瘴雾」「白衣」形成色彩与意象的对比。动词「笼」「逆」强化疫情压抑与医者勇毅的张力,效仿张子坚「锦衣搭白马,纱笼照道行」的动静结合手法。  
   - 中二句鼎足对「铁臂筑长城,仁心照夜灯」:  
     合「×仄平平厶▲,×平×仄平△」之谱,「铁臂」喻集体抗疫力量,「仁心」点人文关怀,暗含景元启「离情闪得人孤另」的孤勇与李凤「寒冬有你梅花绽」的温情。  

2. 意象组合  
   - 疫中图景:  
     「瘴雾」「白衣」「铁臂」构建抗疫场景,延续高杰伟「眼望南山黛」的忧思与雷彩红「万众齐行动」的群体叙事。  
   - 声景交织:  
     「汗雨湿衣冷」以触觉写艰辛,「凯歌动地鸣」以听觉写希望,类张养浩「农夫舞破蓑衣绿」的声情并茂,兼取马飞跃「疫销皆展颜」的结局升华。  

3. 语言技法  
   - 炼字点睛:  
     「笼」「逆」「筑」「照」四组动词形成抗疫行动链,效仿丁剑兵「归兮睡兮」的生命力,「湿」「动」以自然现象拟人化情感,如韩秀平「钟楼迎虎春」的象征笔法。  
   - 声韵设计:  
     押庚青韵(城、行、灯、冷、鸣),末句「动地鸣△」仄起平收,合「×平×厶平△」之律,声调由沉郁转向激昂,呼应张养浩「风云起壮图」的转折张力。  

4. 主题深化  
   - 通过「瘴雾—白衣—铁臂—凯歌」的意象链,将抗疫实景升华为民族精神的隐喻,暗含宋方壶「功名梦不成,富贵心勾罢」的舍己境界,末句「春声」双关疫后新生与时代强音,类田丽「春摇渭水边」的复苏意象。  

---

延伸建议  
- 若需增强历史厚重感,可将「铁臂筑长城」改为「盐舟笑指扬州瘦」,影射明清漕运与抗疫物资调度(参考李晓波「没电真正叫个难」的世俗讽喻)。  
- 拓展为带过曲时,可续写《雁儿落》抒写疫后反思:「问春风可识归舟?瘴散云收,泪染襟袖。醉里功名,醒时明月,都付东流。」形成「困境—奋战—反思」的叙事闭环,效仿吴西逸「闲中件件思,暗里般般量」的哲思格局。  

此作融合张养浩的声景张力、景元启的情感递进、李凤的象征隐喻,既恪守《中原音韵》规范,又创新「疫中美学」意象系统,可根据实际抗疫体验调整「铁臂」「凯歌」的具体摹写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2 15:31 , Processed in 0.155912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