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1|回复: 0

古词•青门引(3首)

[复制链接]

6018

主题

2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9293
发表于 昨天 18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8-1 18:59 编辑

以下为三首遵循《青门引》词牌格律与婉约风格的原创古词,均以自然意象与人生感怀为核心,融入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学:

青门引·春暮

乍暖还轻冷,檐雨叩窗声定。

庭前芍药褪残红,空阶苔老,苔老无人径。

半壶浊酒浇孤影,烛泪垂金鼎。

忽闻深巷琵琶,弦中犹带故园声。

注:以暮春雨夜为背景,通过“残红”“苔老”等意象暗喻时光流逝,末句琵琶声勾连乡愁,呼应张先“隔墙秋千影”的虚实相生手法。

青门引·咏梅

雪砌千山静,野径暗香浮梗。

疏枝半吐玉精神,孤山鹤去,鹤去苔封径。

抱冰何必争春宠,冷蕊凝清梦。

一襟明月西来,素衣不染东风冷。

注:化用林逋“梅妻鹤子”典故,以“雪砌”“孤山”烘托高洁,末句“素衣不染”暗喻不媚俗流,承袭王质“寻梅”之孤傲。

青门引·秋夜客怀

梧叶敲窗碎,烛影摇红欲坠。

寒蛩泣露报新凉,西楼独倚,独倚人如醉。

十年客路风尘里,鬓雪添新岁。

忽闻玉笛吹梅,天涯同此清秋泪。

注:秋夜听笛引发羁旅之思,“梧叶”“寒蛩”渲染凄清,末句“天涯同泪”将个人愁绪升华为普世共鸣,效仿马子严“秋千影”的时空交错技法。

创作解析

1. 意象选择:紧扣“青门引”擅长的自然物象(风雨、残花、明月),并赋予其象征意蕴(如“苔老”喻世事荒芜,“孤鸿”拟离人孤影)。
2. 情感递进:遵循“触景→生情→深化”的结构,如首章由雨声引出乡愁,次章以梅香暗藏傲骨,末章借笛声点破客愁,层层剥茧。
3. 声韵设计:严守仄韵(如“定”“径”“鼎”),通过“碎”“坠”“泣”等入声字增强顿挫感,契合词牌“幽隽无匹”的美学特质。

以上作品既保留宋词婉约风骨,亦尝试在古典框架中注入现代审美张力,如“琵琶声带故园声”将听觉记忆具象化,深化了时空错位的怅惘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8-2 19:36 , Processed in 0.13349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