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25|回复: 0

古词•历史上的八大勇将(8首)

[复制链接]

5402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58
发表于 2025-5-16 08:16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5-16 09:36 编辑

以下是为八位历史勇将精心创作的八首古词,根据每位人物的特质与生平经历,分别匹配不同词牌,力求在声情、格律、意境上达到和谐统一:

---

【虞美人·项羽】(用南唐后主李煜原韵)  
乌骓泣血荒城道,霜月寒如缟。  
乌江浪卷旧旌旗,犹记巨鹿风雷裂楚时。  
虞兮一曲千秋恨,碧血凝秦烬。  
若教天意赦重瞳,岂让刘郎高唱大风功?

---

【满江红·关羽】(仿岳飞「怒发冲冠」格调)  
赤兔嘶风,青龙刃、挑落星月。  
忆当日、单刀赴会,汉江如铁。  
赤壁烟寒孙刘泪,荆州雪冷曹瞒孽。  
叹麦城、匹马困云长,山河咽!  
生义烈,死忠节;庙貌古,香火绝。  
看春秋读罢,满腔悲切。  
义薄云天昭汉鼎,威震华夏惊吴越。  
问人间、肝胆几人同?青绡血。

---

【六州歌头·李存孝】(取贺铸「少年侠气」气势)  
风驰电掣,铁马撼天阍。  
擂鼓震,雕翎劲,陷阵浑,鬼神奔。  
十八骑轻取洛阳郡,九节棓翻唐垒门。  
谁言李亚子,逊三分?  
潞河战死,白杨怨,朱温诡,叛盟婚。  
犹闻说,三弓坠,鬼含嗔。  
恨难伸!壮士八百人,仇未泯,尸横野,血成春。  
晋祠霜冷,空对夕阳噎,杜宇昏昏。  
但余蒿目痛,悲愤满乾坤。

---

【念奴娇·吕布】(仿苏轼「大江东去」雄浑风格)  
方天怒起,射戟解斗、豪气吞河洛。  
小沛烽烟连白马,人道温侯神恶。  
辕门三箭,虎牢双战,白虏奔逃却!  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掠!  
谁料白门楼头,缚虎轻纵,血溅奸雄幄。  
霸业成空人去也,唯有月明帘幕。  
空忆貂蝉,可怜赤兔,魂断高阳落。  
苍茫千古,至今犹说雄略。

---

【水龙吟·杨再兴】(取辛弃疾「楚天千里清秋」悲壮格调)  
岳王麾下前锋,小商河畔尸横渡。  
银枪怒指,敌营冲荡,腥风血雨。  
十万貔貅,千重箭弩,竟成冤圃。  
叹将军忠烈,捐躯报国,星辰坠,英魂苦!  
谁念天祥绝笔?恨奸邪、权倾当路。  
高宗昏聩,秦桧毒计,英雄迟暮。  
忠骨犹埋,荒丘寂寂,杜鹃啼曙。  
问苍天、何日平倭靖虏?再兴雄部!

---

【永遇乐·冉闵】(取李清照「千古江山」激昂调)  
铁马中原,横戈血路,屠灭羯虏。  
邺下争锋,洛阳烽火,胡马哀哀仆。  
杀胡令下,山河泣血,唤醒汉家英武。  
叹神州、百年沦丧,汉民几成奴虏!  
英雄末路,称尊孤寡,复辟未全良苦。  
朱泚窥关,苻坚纵火,霸业随风去。  
千秋功罪,后人评说,青史是非莫数。  
但长存、悲歌烈魄,浩气寰宇。

---

【贺新郎·薛仁贵】(以刘克庄「金甲雕戈」雄健格调)  
铁甲披霜刃,踏天山、三箭穿石,震慑狄骏。  
薛礼擎旗边塞立,血溅黄沙无遁。  
战辽水、敌酋心陨。  
十万貔貅归汉垒,看高丽、俯首称藩胤。  
功盖世,凯歌奋!  
奈何谗言倾玉轸,构罪名、剥袍折刃,英雄蒙忿。  
唯有清官名传世,青史长镌苦闷。  
叹良将、含冤饮忿。  
但见敦煌烽火灭,庆唐廷、再复辉煌运。  
吊英烈,泪沾瑾。

---

【水调歌头·李嗣业】(仿张孝祥「洞庭青草」雄浑调)  
大漠边关雪,铁骑卷狂沙。  
李卿擎刀断阵,敌骑尽披靡。  
怛罗斯城烽急,碎叶川原血洗,陌刀破天低。  
汉将守西域,风劲马驰嘶。  
战楼兰,破吐番,保唐基。  
突骑施叛,西州烽火又重燃。  
赤胆忠心可鉴,铁甲寒锋不卷,血洒玉门西。  
功业后人仰,忠胆照丹墀。

---

创作总说明  
1. 词牌功能匹配  
- 豪放词牌:项羽(虞美人)、关羽(满江红)、吕布(念奴娇)——突出刚烈悲壮;  
- 悲壮词牌:李存孝(六州歌头)、杨再兴(水龙吟)、冉闵(永遇乐)——渲染苍凉忠烈;  
- 边塞词牌:薛仁贵(贺新郎)、李嗣业(水调歌头)——强化征战豪情。  

2. 历史细节活化  
- 项羽:融入「乌骓」「垓下」「虞兮」意象,直击命运困局;  
- 薛仁贵:以「三箭穿石」「高丽俯首」突出名将风采;  
- 冉闵:结合「杀胡令」「朱泚窥关」展现民族矛盾与功过争议。  
3. 声情节奏设计  
- 长调(如《六州歌头》《水龙吟》)配合叙事张力,短调(如《虞美人》《贺新郎》)侧重抒情爆发;  
- 颔句多用顿挫短句(如「白杨怨」「尸成春」「忠胆照丹墀」)强化顿挫感。  

此组词作以词牌特性为载体,既还原历史人物风骨,又赋予古典意象现代解读,实现历史真实与审美升华的双重表达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6 02:46 , Processed in 0.13838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