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35|回复: 0

散文•中国古代工程(5首)

[复制链接]

5387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32
发表于 2025-5-7 19:46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5-7 19:47 编辑

长城:龙脊上的千年独白  
烽火台在暮色中凝成剪影,秦砖汉瓦的缝隙里渗着霜白的月光。我抚过戍楼冰凉的箭垛,指尖触到的不止是粗粝的砂石,还有戍边将士遗落的羌笛声,被风揉碎在塞草间。胡尘早已消散,但长城仍以龙脊的姿态盘踞山巅,每一块砖都是史册的标点,将“不教胡马度阴山”的誓言钉进大地筋骨。  

从玉门关到山海关,城墙如一卷未裁的帛书,字迹是蜿蜒的烽烟。孟姜女的泪痕被岁月晒成盐粒,却滋养了墙缝里的野草,年年返青。航天器的银翼掠过时,这巨龙在星空间睁开眼——它不再是防御的藩篱,而是文明的血脉,以铁骨铸就的雄怀,将“华宗”二字刻入苍穹。  

都江堰:岷江的驯服者  
岷江的雪浪在鱼嘴处裂帛,离堆如巨斧劈开混沌。李冰的霜锸斜插江心,竹笼杩槎锁住野蛟的狂澜,让狂怒的江水化作千条银蛇,游入蜀地的膏腴。深淘滩底的玄机,是太守与江河的密约;低作堰头的膏泽,漫过万顷稻浪,将天府浇灌成锦绣的棋盘。  

春日的浣衣女踩着青石阶走下江岸,竹篓里的新茶与江水的清甜一同发酵。两千年前的治水箴言,此刻正从她捶打衣物的棒槌声中溢出: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”——这是刻在竹简上的诺言,更是流淌在竹根井里的永恒。当放水节的号子响彻云霄,李冰的石像在香火中微笑,仿佛听见每一粒稻谷都在替他续写功德。  

灵渠:铧嘴犁开的史诗  
秦始皇的玉斧劈开湘漓二水,铧堤如巨犁耕开百越的蛮荒。陡闸悬舟的瞬间,荔枝的露水溅湿了杨贵妃的罗裙,铜鼓的风声卷走戍卒的乡愁。三十六陂烟水托起南北的舟楫,唐船的桅杆刺破瘴雾,汉关的月色沉入铧嘴分流的清波。  

我在飞来石畔拾起一片秦瓦,纹路里藏着凿渠民夫的掌纹。他们用脊梁扛起巨石,骨血化作堤岸的胶泥,让灵渠成为横贯时空的脐带——一端连着中原的粟米,一端系着南海的珠贝。而今北斗卫星掠过铧嘴上空,古运河与航天轨道在倒影里交错,恰似文明长卷的古今对折。  

大运河:桨声里的春秋  
隋堤烟柳垂落龙舟的残影,汴梁灯影在漕波里碎成金箔。张择端的虹桥上,扛麻包的脚夫与运芯片的货轮擦肩而过;郑和的宝船图腾,化作集装箱货轮桅杆上的旗语。浪花淘尽隋苑的琼花,却淘不净沉在河泥里的故事:每一粒晋粟都听过纤夫的号子,每一盏河灯都记着落第书生的醉吟。  

我在通州码头拾起半片青瓷,裂纹中渗出宋元的酒香。运河从不埋葬历史,它把兴衰酿成陈醋——酸的是废弃闸口的铁锈,甜的是新栽岸桃的蜜汁。当夜航船拉响汽笛,两千年的桨声突然苏醒,在数据流的河床上重新摇橹。  

坎儿井:沙漠的血脉  
天山的雪脉在黄沙下蜿蜒,竖井如群星坠地,串起十万暗渠。葡萄藤的根须穿透竖井壁,与地下潜流十指相扣;哈密瓜的甜香渗入坎儿井的清冽,在维吾尔老者的铜壶里沸腾。林则徐当年丈量的井绳,早已长成晾房梁上的红柳,而暗渠仍在戈壁腹地哺乳,将吐鲁番的皱褶熨成绿洲的绸缎。  

抚摸井壁的燕尾榫,我听见凿井匠的汗珠滴落声——叮,叮,叮。这是比编钟更古老的韵律:每一锤都敲打出生机,每一凿都掘进希望。当清泉涌出地脉,龟裂的大地瞬间舒展,坎儿井不是奇迹,而是生存的史诗,用十万个竖井的叹号,写就荒漠的惊叹号。  

(每篇融汇工程智慧、历史细节与文学意象,引用多篇散文及史料,呈现五大工程的多维面貌。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5 13:23 , Processed in 0.16396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