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89|回复: 0

六言•晋阳湖

[复制链接]

538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18
发表于 2025-5-2 11:49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晋阳湖》  
(平水韵·十一真)  

烟波浸染千年尘,古水新舟载客频。  
唐晋星霜凝岸柳,晋阳鸥鹭掠湖春。  
夕霞镀橹三分赤,夜月沉钩一网银。  
大禹曾开灵石口,今朝依旧养斯民。  

---

注释:  
1. 「千年尘」:双关晋阳湖历史积淀与工业时代煤灰余韵(材料1提及热电厂)。  
2. 「唐晋星霜」:借星光霜露暗喻晋祠古建(材料6)与近现代工业灯光交相辉映。  
3. 「鸥鹭掠湖春」:呼应材料1鸟类栖息地功能,同时关联生态修复(材料2提2022年生态修复)。  
4. 「镀橹三分赤」:实写落日熔金波光,隐喻热电厂蒸汽与晚霞共生景象(材料1、3写工业与文旅融合)。  
5. 「沉钩一网银」:既写传统渔猎文化,亦指现代人工养殖(材料2述渔业历史)。  
6. 结句「养斯民」:升华主题——从大禹治水到当代文旅经济,湖始终滋养一方民生(呼应材料1传说与3"梦想/活力/生态城市"分区定位)。  

---

创作构思:  
1. 时空折叠法:  
   - 首联「千年尘」与「新舟频」压缩晋阳湖古今身份嬗变;  
   - 颔联以「岸柳/鸥鹭」具象历史层积,颈联以「夕霞/夜月」展现当下功能复合态。  
2. 工业诗意化:  
   - 末句"养斯民"巧妙平衡材料1工业职能与生态文旅定位,如灵石口传说般赋予工业使命新解。  
3. 动态平衡术:  
   - 「镀橹」(热力)与「沉钩」(渔业)、「古岸柳」与「新鸥鹭」形成微观张力,契合材料5"九区一园"多维功能。  

此律尝试以二十四字收容晋阳湖千年传说、工业遗产、生态修复与当代娱乐场景,最终归旨于「人水共生」的文明演进逻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5 03:14 , Processed in 0.136678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