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05|回复: 0

散文•真诗论

[复制链接]

538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18
发表于 2025-4-30 18:02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玉影山人 于 2025-4-30 20:39 编辑

《真诗》

我的书案上总是摆着两卷书。左首线装本纸色苍黄,是明人辑的《全唐绝句》。右首蓝布封皮簇新,是去年诗社同人自印的《新声集》。午夜灯下,两叠影子在檀香中互相倾轧,像两座对峙的碑林。

月光漫过青瓷笔洗时,我常疑心那些平仄格律是活物。它们盘踞在《广韵》泛潮的书页间,用四声八病织成细密的网。某夜试填《水龙吟》,第二叠总觉气韵凝滞。翻开稼轩词集对照,竟发现平仄误了三处。案头松烟墨突然生出芒刺,那些未干的字迹在宣纸上蜷缩成赝品的模样。

但前日整理旧稿,发现少年时写的俳句。"蝉蜕挂在槐枝/风里有十七岁的回声",这不合规范的短章,此刻读来却比任何工稳的七律更令我震颤。突然想起艾略特说的传统不是继承,而是用毕生血汗去换的礼物。或许格律是青铜鼎上的饕餮纹,庄严的禁锢里锁着先民对永恒的渴望;而新诗是冰裂纹瓷器,破碎处正涌出鲜活的晨光。

晨起推窗,见邻家女孩在背《春江花月夜》。她脆嫩的声音卡在"鱼龙潜跃水成文",像初飞的雏鸟跌在平仄的枝桠间。但当她念到"江畔何人初见月",童声突然有了青铜的质地。檐角风铃应和般震动,千年前的月光正穿过她稚气的齿列。

暮春收到远方诗友的邮件。他寄来用算法生成的词作,格式精严如青铜编钟。可那些完美无瑕的句子,总让我想起博物馆里的素纱禅衣——经纬分明却失了体温。深夜回信时,瞥见砚池里宿墨的涟漪,恍惚看见陶渊明扔掉音律手册,任野云在无弦琴上流淌。

梅雨时节重读《沧浪诗话》。严羽说诗有别才,非关书也。窗外的雨脚突然变成竖排的草书,在玻璃上写满无调性的长诗。砚台里三百年的墨锭正在融化,而我的钢笔吸饱了二十一世纪的雨水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5 03:14 , Processed in 0.173833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