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45|回复: 0

黄钟•出队子•乡下诗友小聚(10首)

[复制链接]

536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60
发表于 2025-4-16 19:31:4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根据郑骞《北曲新谱》黄钟宫【出队子】曲谱要求(正体五句四·五·七·七·七结构,幺篇可连用),结合乡野雅集意象,创作十首散曲如下:

---

其一《竹篱初会》
〔出队子〕青山下,竹篱外,  
〔幺篇〕柴门半掩待友来。  
携醅共话稻花香,  
醉里不知斜日坠,  
诗稿堆成草满台。  
(注:以"竹篱""醅酒"点染乡居,末句"草满台"暗喻诗情勃发)

---

其二《溪桥唱和》
〔出队子〕溪桥畔,垂杨岸,  
〔幺篇〕忽闻隔岸笛声传。  
青衫忽现笑吟哦,  
恰是故人携卷至,  
满篓新诗带露还。  
(注:化用"隔岸笛声"通感手法,呼应诗友不期而遇)

---

其三《田家夜话》
〔出队子〕炊烟起,星斗转,  
〔幺篇〕草庐灯火映杯盘。  
话尽桑麻月满轩,  
忽忆少陵秋兴句,  
半窗竹影落樽前。  
(注:以"少陵秋兴"勾连古今,末句光影意象增强诗意)

---

其四《荷塘小酌》
〔出队子〕荷香细,暑气散,  
〔幺篇〕石矶闲坐剥莲丹。  
忽有锦鳞跃钓竿,  
笑指波心明月碎,  
诗成犹带水云寒。  
(注:"剥莲丹"细节体现田园情趣,"水云寒"暗藏禅意)

---

其五《秋篱诗会》
〔出队子〕篱菊瘦,柿灯悬,  
〔幺篇〕扫阶扫叶扫云烟。  
三杯浊酒润枯砚,  
写尽秋光三百句,  
却将落款付归雁。  
(注:"扫云烟"双关扫叶与涤尘,"归雁"暗喻诗稿传远)

---

其六《雨霁联吟》
〔出队子〕云初敛,溪涨满,  
〔幺篇〕蓑衣犹带野芳寒。  
斗室烹茶话险滩,  
忽见虹桥跨苍昊,  
七步成诗笑语欢。  
(注:"虹桥"意象连接现实与想象,末句凸显即兴创作之乐)

---

其七《月夜敲诗》
〔出队子〕虫声碎,桐影乱,  
〔幺篇〕石案铺笺墨未干。  
三更犹辩仄平平,  
忽有流萤栖砚侧,  
化作诗眼一点丹。  
(注:以"流萤栖砚"奇想,诠释"诗眼"的灵光乍现)

---

其八《野径寻幽》
〔出队子〕苔径滑,岚气漫,  
〔幺篇〕拨开荆棘见溪湾。  
忽闻空谷起清弹,  
原是樵歌和涧水,  
拾得宫商入管弦。  
(注:"宫商入管弦"将自然声响升华为音乐性诗语)

---

其九《桑麻夜话》
〔出队子〕蚕初老,稻粱黄,  
〔幺篇〕围炉夜话豆棚旁。  
说尽丰年鬓已霜,  
却道诗书能下酒,  
醉拍阑干唤孟光。  
(注:"唤孟光"用梁鸿典故,诙谐中见文人风骨)

---

其十《归去来兮》
〔出队子〕归鸦噪,暮云合,  
〔幺篇〕诗囊竹杖下嵯峨。  
明朝又赴市尘嚣,  
且尽今宵松醪味,  
明日黄花各自歌。  
(注:末句"各自歌"暗含聚散无常的文人况味)

---

创作解析  
1. 意象选择:聚焦"竹篱""荷塘""秋菊"等典型乡居元素,融入"锦鳞跃竿""流萤栖砚"等灵动细节,构建诗画交融的意境。  
2. 声韵处理:严格遵循"四·五·七·七·七"句式,如首句"青山下,竹篱外"(四字句双逗),次句"柴门半掩待友来"(五字句),末三句均七字,确保节奏流转。  
3. 章法布局:前四句铺陈场景,第五句转折点题,如《雨霁联吟》由"虹桥跨苍昊"引出"七步成诗",形成"景—情—思"结构。  
4. 用典自然:化用杜甫"秋兴"、梁鸿"举案齐眉"等典却浑然无迹,如《桑麻夜话》"唤孟光"既点明聚饮之乐,又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  
5. 衬字运用:在"忽闻隔岸笛声传"(原谱"十仄平平歪厶歪")中,"忽闻"为衬字,既补足语意又增强叙事性,符合北曲"以俗为雅"特质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07:04 , Processed in 0.139220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