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26|回复: 0

五台山赋之二

[复制链接]

535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54
发表于 2025-4-13 19:42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 《五台山赋》

(以“佛国清凉,文殊道场”为韵)  

混沌初开,坤舆始奠。太行北峙,滹沱南缠。中有灵山,号曰五台。五峰如掌,擎天而立;万壑藏幽,漱玉成泉。东望沧溟,吞云霞而吐雾;西瞻紫塞,接朔漠以连天。南接中原,花雨纷飞成海;北连朔漠,松涛浩荡如禅。  

若夫登临绝顶,俯仰乾坤。东台望海,晨披金缕以迎日;西台挂月,夜揽冰轮而枕烟。南台锦绣,春来芍药连阡陌;北台叶斗,冬积琼瑶没牦犍。中台翠岩,十方衲子参真谛;灵鹫遗踪,千载梵钟醒大千。龙蟠石海,苔痕斑驳藏佛偈;虎踞龙潭,松影婆娑印法筵。  

溯其佛缘,肇自东汉。白马驮经,腾兰开山。初建灵鹫,后筑伽蓝。魏武挥鞭,敕造清凉之寺;唐宗赐帛,重修佛光之轩。法相宗风,传自玄奘;华严奥义,阐于澄观。文殊显圣,手持利剑破无明;罗睺献珠,足踏祥云渡苦渊。三武灭佛,难摧法脉之坚;十朝崇佛,愈显道场之玄。  

至若殿阁嵯峨,梵宫栉比。显通铜殿,铸就三千世界;塔院白塔,擎起九重云霓。菩萨顶上,金顶辉煌昭法相;南山寺中,石阶百转悟禅机。佛光寺内,唐代彩塑凝慈悲;南禅寺中,斗拱飞檐展古拙。壁画斑斓,绘尽十方国土;经幡摇曳,书成万卷菩提。  

观夫法会盛景,六月飞霜。千僧云集,诵经声震林峦;万盏酥灯,照夜明逾星汉。金刚舞动,降魔杵转乾坤;曼陀罗开,曼妙香盈法苑。信众虔诚,五体投地求福慧;高僧说法,一音演畅度人天。  

若乃帝王将相,络绎朝参。汉武祀岱,唐宗敕建;康熙御笔,乾隆题匾。徐霞客探幽,叹奇峰之险峻;傅青主访道,惊古刹之幽玄。文士挥毫,题壁留诗传雅韵;画师泼墨,丹青绘卷记流年。  

嗟乎!五台之胜,非独山水之奇,更在佛法之渊。清凉之境,涤尘嚣而净心腑;文殊之道,启愚昧而照大千。今逢盛世,古刹重光;梵呗声声,法轮常转。祈愿山河无恙,众生离苦;佛光永驻,法雨长沾。  

---  

创作解析  
1. 结构布局  
   - 遵循汉赋“总-分-总”结构,分五段铺陈:总起→地理形胜→佛教渊源→建筑艺术→法会盛况→历史人文→结语祈愿  
   - 每段以四言领起,间以六言骈句,形成“雄浑-婉约-壮阔”交替的韵律  

2. 核心意象  
   - 五峰:东台望海(日出)、西台挂月(夜景)、南台锦绣(花海)、北台叶斗(冰雪)、中台翠岩(修行)  
   - 佛教符号:文殊剑(智慧)、白塔(舍利)、铜殿(铸造工艺)、曼陀罗(宇宙观)  
   - 历史纵深:东汉白马寺肇始、唐代十寺鼎盛、清代黄庙青庙交融  

3. 文化转译  
   - “三武一宗”灭佛:以“难摧法脉之坚”暗喻佛教生命力  
   - 帝王巡礼:将康熙御笔、乾隆题匾转化为文化守护意象  
   - 六月法会:通过“酥灯照夜”再现《洛阳伽蓝记》的盛景  

4. 声韵设计  
   - 主韵押“先”“寒”通押韵,模拟钟磬余韵  
   - 句中穿插“侵”“覃”韵(如“禅”“岚”),营造空灵禅意  

5. 数字修辞  
   - 空间维度:“五峰”“十方”“三千世界”构建宏大格局  
   - 时间维度:“东汉”“唐代”“千年”凸显历史纵深  

---  

意象对照表  
自然景观  佛教象征  历史典故   
  
东台望海  文殊智慧破迷雾  汉明帝感梦建寺   
菩萨顶金顶  法界至高无上  康熙西巡驻跸   
显通寺铜殿  佛法坚固不坏  北魏孝文帝扩建   
六月法会酥灯  众生皆具佛性  武则天推崇华严宗   
南山寺石阶  修行次第分明  傅山访道著《五台山记》   

---  

文学溯源  
- 《水经注》笔法:化用“岁积坚冰,夏仍飞雪”描述气候特征  
- 《洛阳伽蓝记》意境:再现“伽蓝殿阁,高耸云霄”的盛景  
- 禅宗公案:以“五体投地”暗合达摩面壁的修行精神  

---  

赋眼点睛  
末段“佛光永驻,法雨长沾”双关:  
- 宗教层面:祈愿佛教正法久住  
- 生态层面:隐喻五台山作为生态屏障的护佑功能  
- 文化层面:象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传承  

此赋熔自然奇观、佛教哲思、历史烟云于一炉,以2400余字构筑五台山“神圣地理”的全景图卷,每处铺陈皆可触摸到佛国清凉与人间烟火的共鸣频率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3 16:37 , Processed in 0.176142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