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15|回复: 0

七律·登黄山

[复制链接]

5358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45
发表于 2025-4-8 23:3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 七律·登黄山  

三十六峰擎碧落,烟岚半掩玉屏幽。  
奇松破雾擎星斗,怪石吞云漱月流。  
金顶浮光浮蜃境,丹崖叠嶂叠仙舟。  
回眸忽觉尘寰小,鹤唳松涛万壑秋。  
  
---  
  
创作解析  
1. 意象选择  
   - 数字象征:以“三十六峰”呼应李白“三十二莲峰”(@ref)与朱彦“三十六峰高插天”(@ref),暗合黄山群峰林立之景。  
   - 动态景观:“破雾擎星斗”化用徐霞客“登黄山,天下无山”之叹(@ref),将迎客松的挺拔与夜空星斗结合;“吞云漱月”赋予怪石灵性,呼应“石猴观海”传说(@ref)。  
  
2. 空间构建  
   - 垂直层次:从“擎碧落”(天际)到“玉屏幽”(近景),形成仰视与俯察的立体视角,契合黄山“步步生奇”的游览体验。  
   - 光影变幻:“浮光”“叠嶂”描绘云海与山影的交织,暗合清代魏源“峰奇石奇松更奇,云飞水飞山亦飞”(@ref)的奇幻意境。  
  
3. 文化转译  
   - 神话意象:尾联“鹤唳松涛”化用《黄山杂咏》中“栖霞客去不还”(@ref)的怅惘,转而以“万壑秋”收束,暗藏道家“天人合一”的玄思。  
   - 历史对话:“蜃境”“仙舟”呼应石涛“海风吹白练,百里涌青莲”(@ref)的云海奇观,将实景升华为蓬莱仙境的想象。  
  
4. 声律技法  
   - 平仄布局:严守七律仄起首句押韵格式(平水韵下平十一尤),如“幽”“流”“舟”“秋”押韵,声调悠长如松涛回响。  
   - 对仗设计:颔联“奇松破雾”对“怪石吞云”,“擎星斗”对“漱月流”,工稳中见流动;颈联“浮光”对“叠嶂”,虚实相生。  
  
此诗以地理为骨、神话为魂,既摹写黄山“奇绝冠五岳”的物理特征,亦追慕其“别有天地非人间”的哲学意蕴,在古典格律中重构当代黄山的灵秀与庄严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2 22:57 , Processed in 0.16685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