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314|回复: 0

七律•《秦淮怀古·谒南京夫子庙》

[复制链接]

5358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45
发表于 2025-4-2 21:35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《秦淮怀古·谒南京夫子庙》  
朱雀桥头月半斜,乌衣巷口燕栖霞。  
烟波未改六朝色,灯火重开万井家。  
贡院墨痕洇石鼓,文枢星斗落檐牙。  
谁裁夫子庙前柳?夜送秦淮第几槎。  

注:  
1. 朱雀桥、乌衣巷:取典自刘禹锡《乌衣巷》"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",暗喻六朝世族兴衰,呼应夫子庙周边古迹。  
2. 贡院墨痕:指江南贡院历史,明清时期为中国最大科举考场,石鼓喻学子文章刻入时光。  
3. 文枢星斗:化用夫子庙"天下文枢"牌坊意象,檐牙斗拱如揽星河,喻儒学承天接地。  
4. 秦淮槎:借用杜牧"夜泊秦淮近酒家"意境,以木筏隐喻文化长河中的代际传承,暗含"灯影画舫"今昔之变。  

创作思路解析  
1. 时空折叠  
  首联以"朱雀桥月""乌衣巷霞"构建历史纵深,将东晋王谢风流、唐代诗境与当代秦淮夜景叠合。颈联"烟波未改"与"灯火重开"形成古今张力,暗扣夫子庙1985年修复后"霓虹换旧符"的文旅盛景。  

2. 物象隐喻  
  "石鼓洇墨"既写贡院碑刻实景,又喻科举文章浸润文明肌理;"星落檐牙"将"天下文枢"牌坊升华为银河垂野,呼应《水调歌头·南京夫子庙抒怀》"文萃耀星辰"的天地境界。尾联设问"庙前柳"与"秦淮槎",以柔条系舟的意象勾连儒学教化与市井繁华,暗藏"庙市合一"的建筑智慧。  

3. 声律设计  
  采用平起首句入韵式,刻意在颔联突破工对——"六朝色"(历史纵深)对"万井家"(市井广度),通过时空错位营造沧桑感。尾联"柳"与"槎"押麻韵开口呼,模拟桨声灯影的悠远回响,致敬《泊秦淮》的烟水苍茫。  

此诗试图以28字浓缩夫子庙三重时空:六朝烟水、明清科脉、当代风华。可视为对曹正文"诗绪总难却,岂可染嚣尘"的隔空回应,亦是对杜牧"商女不知亡国恨"的解构——不再批判浮华,转而凝视文明自愈的力量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2 22:57 , Processed in 0.179116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