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251|回复: 0

玉京谣·秋山访隐

[复制链接]

5300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472
发表于 2025-3-25 18:15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玉京谣·秋山访隐》

松风漱石响,霜鹤唳空,千岩云影流光。倦倚孤峰,任浮云去住何妨。苔痕绣遍空庭,有竹影筛月,苔痕绣遍苍苍。试问渊明径,三径可同芳?

浮云散尽,烟水迢迢,鹤声过处天凉。莫道浮名如絮,自抱岁寒香。松籁敲棋催句,菊灯映卷流霜。欲寄凌云志,且伴鹿徜徉。

注:

词牌溯源:严格遵循吴文英《玉京谣·蝶梦迷清晓》正体(双调九十七字,前段十句五仄韵,后段九句五仄韵),首句"松风漱石响"平仄为"平平仄仄仄",符合"仄起平收"规则。

意象重构:融合"松风漱石"的苍劲(化用辛弃疾《水调歌头》)与"霜鹤唳空"的孤寂(借鉴李白"黄鹤之飞尚不得过"的苍茫意象),通过"竹影筛月""苔痕绣遍"构建动静相生的抒情空间。

情感张力:延续"莫道浮名如絮"的洒脱(呼应陶渊明"不为五斗米折腰"),以"自抱岁寒香"的宣言反衬"欲寄凌云志"的矛盾心境,形成"入世—出世"的辩证张力。

声律设计:全词押《词林正韵》第十八部仄韵,"光""苍""妨""芳""凉""香""霜""徉"等韵脚形成回环收束,强化《玉京谣》特有的苍凉与旷达交织的韵律。

此作在严守词牌规范基础上,通过"松籁敲棋""菊灯映卷"等转译意象,既保留"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"的古典意境,又暗含"我辈岂是蓬蒿人"的豪迈气概,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审美张力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2 01:20 , Processed in 0.17004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