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4045|回复: 2

古人诗话:

[复制链接]

512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215
发表于 2021-9-5 17:06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、「诗亦有英分雄分之别。英分常轻,轻者不在骨而在腕..雄分常重,重者不在肉而在骨..若夫骨轻则佻,肉重则板,轻与重不能至于变化,总是英雄之分未全耳。」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2、「语忌直,意忌浅,脉忌露,味忌短,音韵忌散缓,亦忌迫促。」

3、「下字贵响,造语贵圆。意贵透,不可隔靴搔痒。语贵脱洒,不可拖泥带水。」

4、「习诗,避忌五俗:一曰俗体,二曰俗意,三曰俗句,四曰俗字,五曰俗韵。」

5、「习诗,须过三关。其初不识好恶,连篇累牍,肆笔而成;既而识羞愧,始生畏缩,成之极难;及其透彻,则七纵八横,信手拈来,头头是道矣。」

6、「小诗精深,短章蕴藉,大篇有开阖,乃妙。」

7、「作大篇尤当布置,首尾停匀,腰腹肥满。多见人前面有余,后而不足;前面极工,后面草草,不可不知也。」

8、「人所易言,我寡言之;人所难言,我易言之;自不俗。」

9、「难说处,一语而尽,易说处,莫便放过;僻事实用,熟事虚用;说理要简易,说事要圆活,说景要微妙;多看自知,多作自好矣。」

10、「雕刻伤气,敷演露骨。若鄙而不精巧,是不雕刻之过;拙而无委曲,是不敷演之过。大凡诗,自有气象、体面、血脉、韵度。气象,欲其浑厚,其失也俗;体面,欲其宏大,其失也狂;血脉,欲其贯穿,其失也露;韵度,欲其飘逸,其失也轻。」


11、清空一气,搅之不碎,挥之不开,此化境也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12、善作诗者,能留不穷之意,蓄不竭之气,则几于化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13、乱头粗服之中,条理井然;金玉追琢之内,姿态横生。兼此二妙,方称作家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14、愈碎愈整,愈繁愈简,态似侧而愈正,势欲断而愈连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15、下虚字难在有力,下实字难在无迹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16、枯者有神,瘦者有力,寒者有骨,俭者有品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17、下语忌杜撰,押韵忌现成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18、胸中无事则识自清,眼中无人则手自辣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19、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,便是绝色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20、鍊字鍊句,诗家小乘,然出自名手,皆臻化境。。一句之灵,能使全篇俱活。。一字之警,能使全句皆奇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  编按:鍊,同“炼”。


21、才小者尺幅易窘。。学贫者渴笔难工。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22、诗律对偶,圆如连珠,浑如合璧。。八句一气而气逾老,一句三折而句逾遒。。首贵耸拔,意已趋下;结须流连,旨则收上。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
23、所谓蕴藉风流者,惟风流乃见蕴藉耳。诗文不能风流,毕竟蕴藉不深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24、画家所谓平远者,如一幅乱山,几数百里,而烟嶂连绵,看之令人意兴无穷。在诗家惟汉人有之。今之学古诗者,但知学其平,不知学其远。盖平者其势,远者其神,神故不易学也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25、雅懿之度,朴茂之色,閒远之神,澹宕之气,隽永之味,各有一二,皆足以名家。。陶诗中雅懿、朴茂、閒远、澹宕、隽永,种种妙境,皆从真率中流出,所谓「称心而言,人亦易足」也。真率处不能学,亦不可学,当独以品胜耳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26、五言诗为澹穆易,为奇峭难。四言诗为奇峭易,为澹穆难。陶公四言诗如其五言诗,所以独妙。七言诗作 澹穆尤难,惟摩诘能之,然而稍加深秀矣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27、大率世俗作诗有二病:一患不知好名,率意应酬,饾饤茍且而已;一患好古而名心太急,沿饰浮华,脍炙一时而已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28、诗家清境最难,六朝虽有清才,未免字字求新,则清新尚兼人巧。而俊逸纯是天分,清新而不俊逸者有矣,未有俊逸而不清新者也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29、徐凝「一条界破青山色」,子瞻以为恶诗。然入填词中,尚是本色语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30、诗语可入填词,如诗中「枫落吴江冷」,「思发在花前」,「天若有情天亦老」等句,填词屡用之,愈觉其新。
独填词语无一字可入诗料,虽用意稍同,而造语迥异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31、李太白不作七言律,孟浩然五言古不出四十字外,古人立名之意甚坚,每不肯以其拙示人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32、诗家化境,如风雨驰骤,鬼神出没,满眼空幻,满耳飘忽,突然而来,倏然而去,不得以字句诠,不可以迹相求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33、诗中之洁,独推摩诘。。盖摩诘之洁,本之天然,虽作丽语,愈见其洁。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34、作诗贵在本色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35、诗中有画,不独摩诘也。
浩然情景悠然,尤能写生,其便娟之姿,逸宕之气,似欲超王而上,然终不能出王范围内者,王厚于孟故也。
吾尝譬之,王如一轮秋月,碧天似洗;而孟则江月一色,荡漾空明。虽同此月,而孟所得者,特其光与影耳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36、钟伯敬云:「常建诗清微灵洞,似『厚』之一字,不必为此公设。」此语甚当。但常建诗亦自有常建之厚,古人所谓温厚者,常建之诗是也。
其「清微灵洞」俱从温厚中出,所以内外俱彻,如琉璃映月耳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37、作诗须一意浑融,前后互映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38、陈无己云:「宁朴毋华,宁拙毋巧,宁粗毋弱,宁僻毋俗。」严仪卿亦有是语。
然余谓 朴实胜华,扭实胜巧,粗实胜弱,僻实胜俗。朴拙粗僻,非大家不能用。
每见后人 有意为朴,反不如华;有意为拙,反不如巧;有意为粗,反不如弱;有意为僻,反不如俗。    大抵以自然者为胜,如美人乱头粗服俱好,不可遂以乱头粗服为美人也。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39、严沧浪〈诗辨〉有云:「发端忌作举止,收拾贵在出场。」又云:「诗难处在结里。譬如番刀,须用北人结裹,南人便非本色。」此数语最得之。  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40、发语难得有力,有力故能挽起一篇之势;结语难得有情,有情故能锁住一篇之意。能挽起一篇,故一篇之情亦动;能锁住一篇,故一篇之势亦完,两相资也。   (贺贻孙《诗筏》)


41、诗有四不
气高而不怒,怒则失于风流;力劲而不露,露则伤于斤斧;情多而不暗,暗则蹶于拙钝;才赡而不疏,疏则损于筋脉。(释皎然《诗式》)


42、诗有六迷
以虚诞而为高骨;以缓漫而为冲澹;以错用意而为独善;以诡怪而为新奇;以烂熟而为稳约;以气少力弱而为容易。(释皎然《诗式》)


43、诗有六至
至险而不僻;至奇而不差;至丽而自然;至苦而无迹;至近而意远;至放而不迂。(释皎然《诗式》)


44、取境
诗不假修饰,任其丑朴。但风韵正,天真全,即名上等。予曰:不然,无盐阙容而有德,曷若文王、太姒有容而有德乎?
又云:不要苦思,苦思则丧自然之质。此亦不然。夫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
取境之时,须至难、至险,始见奇句。成篇之后,观其气貌,有似等閒,不思而得,此高手也。
有时意静神王,佳句纵横若不可遏,宛若神助。不然,盖由先积精思,因神王而得乎? (释皎然《诗式》)


45、重意诗例
两重意已上,皆文外之旨。若遇高手,如康乐公,览而察之,但见情性,不睹文字,盖诣道之极也。
向使此道,尊之于儒,则冠六经之首。贵之于道,则居众妙之门;精之于释,则彻空王之奥。但恐徒挥斧斤,而无其质,故伯牙所以叹息也。
畴昔国朝 协律郎 吴竞 与 越僧 元监 集 秀句,二子天机素少,选又不精,多采浮浅之言,以诱蒙俗。特入瞽夫偷语之便,何异 「编按:此处作比」 借贼兵而资盗粮,无益于诗教矣。  (释皎然《诗式》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41

主题

2009

帖子

2577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577
发表于 2021-9-6 09:55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赏学问好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12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215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9-6 10:48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共同赏学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18 06:08 , Processed in 0.150645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