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5|回复: 0

古词•山西美食(5首)

[复制链接]

5788

主题

2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8712
发表于 前天 01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以下是为山西菜系创作的几首不同词牌的古风词作,结合山西特色美食与古典韵律,力求展现舌尖上的三晋风情:

《鹧鸪天·刀削面》

词牌注:鹧鸪天,双调五十五字,前段四句三平韵,后段五句三平韵,适合描绘动态场景。

**面叶翻飞似柳摇,飞雪落银刀影骄。

一叶离面又出刃,银鱼入浪卷白涛。

汤沸鼎,臊香飘,老陈醋冽佐新肴。

黄土高原烟火气,一碗乡愁慰寂寥。**

注:化用刀削面制作场景“一叶落锅一叶飘”,融入“老陈醋”等山西饮食符号。

《苏幕遮·羊肉汤》

词牌注:苏幕遮,双调六十二字,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,适合渲染醇厚意境。

**雪初霁,风犹峭。盐煎慢煮,盐煎慢煮羊肉俏。

骨酥肉嫩汤色皎,一勺浓香,暖透三冬袄。

忆当年,游牧调。塞北江南,塞北江南共此味。

莫道晋人餐事少,半碗温情,半碗山河老。**

注:以右玉盐煎羊肉为灵感,融合游牧与农耕文化意象。

《临江仙·平遥牛肉》

词牌注:临江仙,双调五十八字,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,宜叙事抒情。

**晋商驼铃摇古道,风干岁月深藏。

老汤慢煨酱痕香,纹理凝琥珀,嚼劲透时光。

昔年票号笙歌处,一盘红案辉煌。

今闻四海竞传觞,舌尖藏晋韵,齿上刻沧桑。**

注:结合平遥牛肉制作工艺与晋商历史,突出“非遗”文化内涵。

《满江红·过油肉》

词牌注:满江红,双调九十三字,前段八句四仄韵,后段十句五仄韵,气势雄浑。

**晋地珍馐,千年味、过油称绝。

看金缕、外酥内嫩,醋香幽绝。

老醋淋汤翻雪浪,葱姜爆火燎云月。

宴宾席、此物压群芳,声名叠。

黄土厚,烟火烈。

雕琢细,匠心热。

纵江湖百味,难遮高洁。

百代传承凭一技,舌尖漫卷风云页。

问寰球、何处识乡愁?山西月。**

注:以“山西十大晋菜”之首过油肉为核心,强调其工艺与文化象征。

《南乡子·晋祠元宵》

词牌注:南乡子,双调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,婉约灵动。

**糯粉裹琼浆,灯影摇红映晋阳。

桂子浮沉甜入髓,低眉,笑问嫦娥可妒伊?

玉碗盛流光,齿颊生春夜未央。

莫道糕团无侠骨,思量,曾伴唐风醉宋霜。**

注:结合山西元宵制作与历史底蕴,呼应“黄土高原枣树”意象。

《西江月·头脑》

词牌注:西江月,双调五十字,上下片各四句两平韵一仄韵,诙谐活泼。

**羊肉煨汤作引,藕根山药添香。

清晨一碗胜参汤,驱尽寒邪神爽。

傅子遗方传世,良姜酒糟调良。

晋阳风味自悠长,引得诗仙醉赏。**

注:以太原头脑为原型,融入傅山与李白典故,增添趣味。

《长相思·稷山枣》

词牌注:长相思,双调三十六字,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,清新质朴。

**枣儿红,叶儿浓,秋染稷山千树彤。

金丝裹玉容。

嚼甜糯,忆年丰,晒罢秋阳窖藏冬。

茶烟伴岁慵。**

注:咏赞稷山板枣“大枣小核”之奇,勾画田园生活画卷。

《渔家傲·大同羊杂》

词牌注:渔家傲,双调六十二字,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,豪放中见细腻。

**塞北寒深炉火燎,羊杂碎剪云和雾。

辣酱陈醋添热语。

风雪路,一勺浓白融霜絮。

傅粉何郎曾羡慕?

粗瓷大碗盛豪富。

莫道膏粱无此趣。

君且顾,此中真味江湖渡。**

注:以大同羊杂割为题,呼应“胡汉交融”的饮食文化。

创作思路:

1. 词牌适配:根据不同菜肴特质选择词牌,如《满江红》配过油肉显磅礴,《南乡子》配元宵合婉约。
2. 文化融合:每首词均嵌入山西历史(如傅山、晋商)、地理(黄土高原、塞北)元素,增强厚重感。
3. 味觉意象:以“醋香”“酥脆”“醇厚”等词刻画风味,结合“飞雪落银刀”等动态比喻,活化画面。
4. 情感联结:通过“一碗乡愁”“齿上刻沧桑”等句,将美食与乡情、历史记忆相勾连。

如需进一步调整风格或补充细节,可结合具体需求细化词句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7-4 21:25 , Processed in 0.481606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