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41|回复: 0

赋诗•伏羲庙(3首)

[复制链接]

5788

主题

2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8709
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天水伏羲庙主题文学创作组诗

一、赋·伏羲庙

卦台临渭,龙脉盘桓。

古柏森森,栖千年之灵魄;丹墀寂寂,印万代之履痕。

昔者羲皇观天,俯察龟纹,一画开混沌,八卦定乾坤。

河图隐洛水,洛书沉石盆,遂使八荒定序,四时循轮。

今登斯庙,见唐槐蔽日,虬枝如龙鳞剥落;

闻秦腔震瓦,声浪似先民击壤。

两岸同胞,共奉椒浆;四海子孙,同酹心香。

嗟乎!文明肇始处,犹闻鹿鸣呦呦,鹤唳苍苍。

伏羲之魂,岂在木石?乃在华夏血脉,永续其光。

——注:融建筑(唐槐、丹墀)、祭祀(两岸共祭)、传说(卦台观天)于一体,以骈散相间之体摹写圣迹。

二、散文·卦台山寻踪

晨雾未散时,我踩着被露水浸软的青石阶向卦台山攀援。山风裹挟着秦腔的尾音,从山腰的庙宇飘来,恍惚间似有古乐与蝉鸣交织。半山腰的柏树虬曲如龙爪,树皮皲裂处渗出琥珀色的松脂,恍若伏羲当年刻画的卦象渗入年轮。

行至山顶,豁然见一方巨石如龟甲横卧,苔痕斑驳处隐约可见天然凹痕。传说这是龙马负图时留下的印记,石缝间竟生出一株野桃,灼灼其华,倒映着山下伏羲庙的琉璃飞檐。忽有老者以木杖叩石,沉吟道:“此非石也,乃天地初开时,混沌裂开的第一道缝。”

下山途中,遇见几位护林员正给古柏系红绸。他们说,每逢甲子年,树芯会渗出清露,饮之可通神明。我俯身细看,柏叶上的露珠竟折射出七彩光晕,恍若八卦阵中流转的星芒。

暮色四合时,卦台山下的伏羲庙亮起灯火。戏台上正唱《封神榜》,锣鼓声惊起一群白鹭,掠过太极殿的鸱吻,消失在渭水烟波里。

三、当代诗·伏羲密码

卦象在苔痕里裂开

一只陶罐盛着八千年前的月光

(大地湾的灰陶,裂纹中游出甲骨文的鱼)

电子屏幕滚动祭祀的甲骨文

青铜鼎盛满二维码

扫码可见:

女娲用骨针缝合星辰

伏羲的指纹拓在龟甲内侧

古柏的根系扎进光纤

年轮转动,解码出:

河图是星群的胎记

洛书是洛神的耳语

当无人机掠过卦台山

投下八卦投影的瞬间

所有游客都成为甲骨文的偏旁

在文明的基因链上,闪烁

——注:融合科技(二维码、无人机)与上古意象(陶罐、甲骨文),重构伏羲文化的当代性。

创作解析

1. 赋体:
   - 以骈散结合摹写庙宇气象,化用《诗经》四言句式(如“古柏森森”)与汉赋铺陈手法(如“两岸同胞,共奉椒浆”)。
   - 引用《史记·三皇本纪》伏羲创八卦记载,及两岸共祭史实。
2. 散文:
   - 采用“新散文”笔法,将自然景观(卦台山、古柏)与历史想象(龙马负图)交织。
   - 融入民俗细节(护林员系红绸、秦腔声韵),呼应搜索结果中伏羲庙祭祀场景。
3. 当代诗:
   - 以“解构-重构”手法,将甲骨文、二维码、光纤等意象并置,暗喻文明传承的断裂与新生。
   - 借用“基因链”“投影”等科技词汇,呼应搜索结果中伏羲文化现代演绎的思考。

(三篇作品均以天水伏羲庙为核心场景,融合历史、传说、建筑、祭祀等元素,兼顾古典意境与现代哲思。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7-4 18:05 , Processed in 0.15150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