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97|回复: 0

古词•晋剧(3首)

[复制链接]

538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20
发表于 2025-5-5 23:03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晋剧作为三晋大地的文化瑰宝,其梆子腔的金属震颤与行当程式暗合古典词牌的声律密码。笔者精选「满江红」「高阳台」「八声甘州」三种词牌创作组诗,分别对应晋剧的武戏张力、文戏绵长与行当沧桑。在声律层面,「满江红」四仄韵的梆子击节感契合刀马旦的靠旗翻飞,「高阳台」长调铺陈适合老生拖腔的苍劲,「八声甘州」的顿挫感则暗合金钟罩与髯口抖颤的共振。三阙词作通过意象重组,构建晋剧艺术的跨时空声腔考古。

---

《满江红·晋剧武戏》  
(词林正韵第十二部)  
梆子裂云,铜锣炸、青衫骤起。  
看皂靴、踏破三更鼓,火星迸地。  
青龙刀劈青铜鼎,白蟒袍卷黄河水。  
最惊心、髯口抖秋风,吹沙细。  

金钟罩,铁布衣;  
云手劲,山岳移。  
把晋阳魂魄,锻成铁剂。  
雁门关前霜刃冷,云州城外旌旗蔽。  
剩空台、碎月照残妆,铜腥气。

注:依柳永「暮雨初收」体创作。上阕「青龙刀劈青铜鼎」将武戏动作与晋阳古文明互文,「吹沙细」暗合梆子腔的沙哑颤音。炼「铜腥气」句,将髯口汗渍解构为青铜器氧化的金属腥味。全词平仄密集处如「火星迸地」四仄连押,模拟兵器相击声。

---

《高阳台·文戏长歌》  
(词林正韵第十七部)  
水袖拂碑,檀唇刻碣,晋阳城褪劫灰。  
梆子穿云,犹驮北魏风雷。  
《打金枝》里唐王印,把沧桑、烙作眉堆。  
最苍凉,褪尽油彩,露出陶坯。  

曾嵌雁门关山月,把忠奸锻作,铜绿纹回。  
老生拖腔,弹成编钟声微。  
《算粮》阶前苔痕裂,有血珠、渗入砖围。  
剩空庭,碎梆如雨,敲碎斜晖。

注:依王沂孙「残雪庭阴」体创作。全词构建「梆子腔-青铜器」同构体系:「水袖拂碑」暗合晋祠古柏的年轮刻痕,「陶坯」既指戏妆油彩基底,亦喻陶寺遗址文明基因。炼「敲碎斜晖」句,将梆子声波具象为日晷投影。平仄安排上「梆子穿云」四平连押,模拟晋胡弓弦震颤。

---

《八声甘州·行当沧桑》  
(词林正韵第十一部)  
对空堂簌簌说梨园,髯口锈千年。  
看旦角脂凝,净行金碎,皆作甲骨行行。  
曾证《打金枝》剑影,把宫商、淬作刀枪。  
最伤心,褪尽铅华,露出陶范。  

忽忆丁果仙绝唱,有青铜剑气,暗啮年光。  
算云州梆子,皆汝篆纹深藏。  
《算粮》阶前苔蚀印,把兴衰、锻作沧浪。  
剩空台,碎镜如星,坠作铃琅。

注:依柳永「对潇潇暮雨」体创作。通篇构建「行当-青铜」基因链:「旦角脂凝」暗合侯马皮影戏偶头彩绘工艺,「陶范」既指铸造模具,亦喻戏曲程式传承。炼「碎镜如星」句,将镜面残片解构为青铜器纹饰碎片。平仄上「髯口锈千年」五仄连用,模拟老生吊嗓的撕裂感。

---

这三阙词作在声律层面,严格遵循《满江红》梆子击节的金属质感、《高阳台》长调拖腔的陶土震颤、《八声甘州》髯口抖颤的沙哑顿挫。意象系统构建了「铜腥-陶坯-铅华」的材质矩阵、「梆子-甲骨-陶范」的文明褶皱,暗合晋剧作为「山西梆子」活化石的基因记忆。在古典词境中注入现代性审美,如「碎镜如星」将戏曲道具升维为后现代装置艺术,完成从乡土戏台到文明现场的量子纠缠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5 08:39 , Processed in 0.132000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