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02|回复: 0

古词•长白山天池(三首)

[复制链接]

538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20
发表于 2025-5-4 23:2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以下是为长白山天池创作的三首古词,选用《扬州慢》《疏影》《翠楼吟》等较少见于同类题材的词牌,结合其火山地质、三江源头、龙宫传说及生态秘境等特色,以多维视角展现天池的壮美与神秘:

---

### **一、《扬州慢·天池观龙潭雪霁》**  
**地火沉眠,星槎初冻,云屏半掩玄冰。**  
**正危崖负雪,照万古空青。**  
**算唯有、瑶池玉屑,潜移寒魄,暗蓄沧溟。**  
**讶飞光,裂破苍冥,龙吐珠璎。**  

**谪仙未到,问何人、曾掬霜泓?**  
**纵太白遗峰,乘槎旧迹,难赋澄明。**  
**忽见雾开虹跨,银潢泻、雷鼓千霆。**  
**待重寻,牛女星槎,犹渡蓬瀛。**  

**注**:上阕以“地火沉眠”点明天池休眠火山属性,下阕“牛女星槎”化用乘槎河与牛郎渡传说。全词借《扬州慢》的哀婉底色,反衬天池冬日的肃杀与神话的永恒张力。

---

### **二、《疏影·天池倒影十六峰》**  
**危峦叠玉。恰镜奁乍启,收尽寒渌。**  
**影浸星芒,光摄云魂,浮空幻出仙箓。**  
**娲皇补罢遗残石,却散作、千峰苍鹄。**  
**更夜来、月碾银沙,碎作一池琼粟。**  

**谁记乘槎旧约?素鳞衔秘篆,幽壑深伏。**  
**暗涌玄泉,倒泻三江,悄把乾坤重续。**  
**休言地肺无生气,看雪线、春潮如镞。**  
**待晓风、吹裂冰绡,万树雾凇争簇。**  

**注**:聚焦天池倒映十六峰的光影奇观,“素鳞衔秘篆”暗喻水下神秘生物传说。全词以《疏影》特有的虚实相生笔法,将地质变迁与神话想象熔铸为超现实画卷。

---

### **三、《翠楼吟·登长白望天池》**  
**巉骨撑天,玄渊贮月,鸿蒙此间曾坼。**  
**罡风吹雾裂,乍惊现、龙涎凝碧。**  
**云涛千尺。**  
**任槎泛星津,槌沉雷泽。**  
**寒光射。**  
**雪崩崖隙,蛰蛟眠息。**  

**历历。**  
**金匮谁封?**  
**有火山遗册,暗藏灵液。**  
**溯三江浩渺,尽来处、孤泓涓滴。**  
**神工难敌。**  
**纵王母遗簪,仙娥抛帻。**  
**登临极。**  
**一襟霜气,万峰皆匐。**  

**注**:上阕“龙涎凝碧”呼应天池水色与龙宫意象,下阕“火山遗册”关联天池形成史。词牌《翠楼吟》的雄阔格局,契合登顶俯瞰的恢弘视角。

---

### **意象解析**  
1. **地质史诗**:  
   - “地火沉眠”“火山遗册”指向天池的火山口湖本质,暗含1200万年的地质变迁。  
   - “雪崩崖隙”化用长白山“V”形谷冰川遗迹,呼应“蛰蛟眠息”的生态隐喻。  

2. **水源之谜**:  
   - “暗涌玄泉”暗写天池地下水源补给之谜,与青藏高原地下水系的跨域联系形成诗意想象。  
   - “溯三江浩渺”点明松花江、鸭绿江、图们江之源,以“孤泓涓滴”反衬江河浩荡的哲学张力。  

3. **人文符号**:  
   - “乘槎旧迹”融合《博物志》星槎传说与长白山“牛郎渡”实景。  
   - “娲皇补石”将十六峰地质构造神话化,与“王母遗簪”共同构建多重信仰叠合的文化景观。  

---

### **词牌适配性**  
- 《扬州慢》以姜夔“清空”词风为骨,适于表现天池冬日的冷凝与神话的缥缈;  
- 《疏影》借林逋咏梅之幽峭,转写天池倒影的虚实幻境;  
- 《翠楼吟》取黄之隽登临咏史之气魄,匹配长白山作为东北亚地理与文化高地的双重象征意义。  

---

### **延伸建议**  
若需进一步创新,可尝试:  
- 《霜叶飞》写秋日天池畔的岳桦林(“金甲披山,铁骨镂月”);  
- 《月下笛》表现夜观天池星象(“北斗斟池,银汉泻瀑”),结合网页8中“深呼吸使我感觉气息微甜”的通感体验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5 08:39 , Processed in 0.16216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