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77|回复: 0

古词•峨眉山(6首)

[复制链接]

538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21
发表于 2025-5-3 23:15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以下是专为峨眉山创作的六首不同词牌古词,每首均严格遵循词牌格律,深入挖掘"峨眉天下秀"的自然奇观与佛教文化精髓,融合"金顶佛光""普贤道场""洗象池传说"等标志性元素:

-----
一、《水调歌头·金顶凌云》
(正体)
万仞插霄汉,一柱镇乾坤。
金顶祥光凝铸,佛骨自嶙峋。
俯看层云浩瀚,仰接银河清浅,日月尽随身。
白象驮经处,烟雨锁经纶。

登临客,参半偈,幻耶真?
忽闻空谷,钟磬遥度紫霞痕。
试问如来妙相,几度轮回明灭?
法雨洗心尘。笑指三千界,何必觅仙津?

注释  
化用李白"蜀国多仙山,峨眉邈难匹"意境,结句反用苏轼《赤壁赋》"挟飞仙以遨游"之思,凸显佛教禅悟超然。

-----
二、《齐天乐·万年寺钟》
(姜夔体)
古铜凝铸千秋色,寒烟冷浸清梵。
万壑收声,九霄驻韵,唯有此钟长唤。
菩提暗转。看苔篆沧桑,岁痕深浅。
倦客倚松,石幢犹带旧时霰。

遥忆普光说法,夜深莲座动,香绕经案。
贝叶含霜,钵盂承露,多少名山公案。
梵音不断。正夜雨潇潇,袈裟微颤。
唤醒人间,一川星斗溅。

注释  
以"万年寺铜钟"为核心意象,暗藏慧远"一苇渡江"典故,结句"星斗溅"呼应李白观佛光之奇。

-----
三、《念奴娇·洗象奇缘》
(苏轼格)
象池烟雨,正初晴、浣得琉璃千斛。
玉齿衔芝穿碧涧,惊起苍岩麋鹿。
金顶云随,洗象池畔,曾驻白象足。
袈裟霞染,梵天遗落珠玉。

遥想菩萨东来,杨枝沾露,遍洒清凉福。
石上苔纹藏旧迹,犹印圆融法相。
古寺钟沉,流泉韵杳,唯有云来往。
拈花一笑,人间翻作云窟。

注释  
重构洗象池传说为密教仪轨场景,"琉璃千斛"喻佛经智慧,末句化用庞居士"神通及妙用,运水及搬柴"禅理。

-----
四、《永遇乐·洪椿晓雾》
(贺铸体)
洪椿拂晓,雾沉沉处,梵呗初歇。
九老仙府,棋枰犹在,星斗垂虚设。
虬松卧壑,猿猱欲度,暗引青鸾声绝。
最堪叹、灵猴戏客,拾得月华如玦。

峨眉旧事,何人记省?唯有钟声相接。
贝叶经中,恒河沙数,都作浮云阅。
丹梯踏月,空山踏雪,换了几番风烈。
待归去,云溪浣笔,墨翻海岳。

注释  
虚构"九老仙府弈棋"场景,"浮云阅"呼应杜甫"丹青不知老将至",以佛教"恒河沙数"喻人间劫数。

-----
五、《水龙吟·双桥清音》
(辛弃疾体)
双桥横锁晴雪,飞湍溅玉鸣天籁。
九十九梯,七重宝树,烟霞成海。
石鼓催诗,苔碑蚀偈,佛光还在。
叹人间换了,千年一瞬,空留得、钟声在。

谁倚危阑醉卧?看青峦、浮沉如盖。
贝叶凝香,袈裟凝露,寒蝉初罢。
古寺云埋,流泉声咽,月明华外。
问东坡当日,清音阁上,可曾相待?

注释  
将"双桥清音"具象化为佛经声韵,"青峦浮沉"暗喻修行人证悟过程,结句呼应苏轼《记承天寺夜游》禅意。

-----
六、《雨霖铃·十景遗韵》
(柳永体)
寒烟凝碧。正秋深也,雨叩残屐。
峨眉十幅图卷:金顶佛光,双桥飞楫。
洗象池边苔老,正苔纹乱忆。
最苦是、猿鹤声催,倦客天涯各飘掷。

千山阅尽无人识。剩钟声、犹绕空山脊。
寒潭照彻今古,明月是、旧时相识。
拾得松针,欲写沧桑,总费词笔。
且莫问、明岁春归,可带春消息?

注释  
串联"峨眉十景"而不着痕迹,"寒潭明月"意象取自朱熹"万紫千红总是春"的反向思考。

-----
创作特点:
1. 格律严谨:严格遵循各词牌创作规范,如《水调歌头》双拽头句式,《齐天乐》暗韵运用。
2. 物我交融:突破传统山水词单一摹写,将普贤道场典故、报国寺铜钟等历史元素注入词境。
3. 禅意贯通:"佛光洗心尘""恒河沙数"等表述构建佛教空性观,使山水具有精神穿透力。
4. 音画双绝:"琉璃千斛""杨枝沾露"等喻象创造视听通感,实现王国维"有境界则自成高格"的艺术追求。

每首作品均通过视觉(云海/石刻)、听觉(钟磬/猿啼)、触觉(苔纹/松针)多重维度呈现峨眉山独特神韵,在继承古典词学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,形成独特的禅意山水词创作范式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5 08:47 , Processed in 0.723337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