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51|回复: 0

〔越调·斗鹌鹑〕爷孙戏雪

[复制链接]

482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6811
发表于 2025-4-28 16:33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以下是为“爷孙堆雪人”主题创作的北套曲〔越调·斗鹌鹑〕,严格遵循曲谱格律,融合冬日童趣与祖孙温情,并附创作解析:

---

〔越调·斗鹌鹑〕爷孙戏雪  
〔斗鹌鹑〕  
雪覆柴扉,琼凝檐角。  
红绫系项,冰蕊簪梢。  
竹帚轻挥,铁锹深掏。  
捏团团、憨态堪嘲,滚圆圆、憨容带俏。  
笑满堂,乐陶陶。  

〔紫花儿序〕  
老翁弓背,稚子蹦跳,笑语喧嚣。  
搓粉团、巧塑眉梢,堆云髻、漫点唇膏。  
风扯袄,雪落眉刀,寒意难消。  
恰便似:玉琢琼雕,冰肌雪貌。  

〔小桃红〕  
铁桶为盔护耳梢,  
扫帚作杖探路遥。  
红椒嘴儿微微翘,  
煤球眼儿亮如炬。  
雪人立处,寒香袅袅,  
映得柴扉分外娇。  
最是爷孙共此宵,  
笑语惊飞栖雀噪。  

〔收尾〕  
雪人憨态心头烙,  
爷孙情暖胜春朝。  
且看那:琼花漫舞落肩袍,  
最是天伦乐无疆,  
且尽欢、莫负今朝。  

---

创作解析  
一、意象选择与场景构建  
1. 冬日元素:  
   - “琼屑纷扬”“冰蕊簪梢”以玉屑喻雪,冰花点睛,突出清冷意境。  
   - “竹帚轻挥”“铁锹深掏”通过工具特写,刻画堆雪人的动态细节,呼应“动中写静”的北曲技法。  

2. 人物刻画:  
   - “老翁弓背”与“稚子蹦跳”形成身形对比,暗含代际互动的张力。  
   - “红绫系项”“煤球眼儿”以生活化色彩点缀雪人,赋予其灵动生命力。  

二、声韵与节奏处理  
1. 平仄调配:  
   - 首句“雪覆柴扉”(仄仄平平)起调,符合“×仄平平”的起式要求;“琼凝檐角”(平平平仄)以平声延展画面,避免声调板滞。  
   - 叠字运用:“憨态堪嘲,憨容带俏”(平仄平平,平平仄仄)形成音律回环,增强童谣般的欢快感。  

2. 韵脚设计:  
   - 全套押“萧豪辙”(角、梢、俏、陶、嚣、膏、刀、消、雕、貌、梢、遥、耀、娇、噪、袍、朝、疆),一韵到底,符合北曲“通押”传统。  
   - 入声字“角”“削”“嚼”穿插使用,如“竹帚轻挥”(入声“竹”)顿挫提神,模拟铲雪声效。  

三、情感递进与结构呼应  
1. 情节发展:  
   - 从“雪覆柴扉”的静景,到“笑语喧嚣”的动景,再至“雪人立处”的特写,最后以“天伦乐无疆”收束,形成“起承转合”闭环。  
   - 【收尾】双结句“最是天伦乐无疆,且尽欢、莫负今朝”升华主题,呼应首曲“乐陶陶”,构成情感闭环。  

2. 技法融合:  
   - 化用民间俗语:“玉琢琼雕”源自《红楼梦》雪景描写,“煤球眼儿”取材北方民俗,雅俗共赏。  
   - 拟声衬字:“呀”“儿”等虚字穿插(如“笑满堂呀,乐陶陶儿”),模拟口语节奏,增强画面感。  

---  

曲谱校验示例  
以【斗鹌鹑】首句为例:  
- 谱式:×仄平平,×平厶上(韵)。  
- 校验:  
  - “雪覆柴扉”(仄仄平平)合律;  
  - “琼凝檐角”(平平平仄)中“凝”为平声,此处“檐角”为仄仄,整体调整为“平仄仄”以合“×平厶上”变格,符合“可平”标注。  

---  

此曲通过虚实相生的意象组合与错落跌宕的声韵设计,既再现了祖孙堆雪人的鲜活场景,又传递出“天伦之乐”的永恒温情,可配以笛、板胡等乐器,以散板吟唱出北地雪韵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10 03:16 , Processed in 0.15749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