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65|回复: 0

双调·十棒鼓•教师颂5首

[复制链接]

538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605
发表于 2025-4-21 17:10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根据《双调·十棒鼓》曲谱要求,严格遵循"平仄交替、叠字连环"规则,结合教师职业特征创作五组套曲。每首都包含"粉笔-桃李-烛光"意象链,通过"四季耕耘-知识传承-师德升华"场景转换,构建教育精神的古典化表达:

---
其一  
讲台立,粉痕细,三尺台前书天地。烛泪垂,鬓霜积,寒暑继。解惑时,传薪意,师恩记。  
其二  
笔锋锐,墨香细,春秋笔底藏玄谛。启心扉,燃梦炽,夜灯微。育李时,培桃意,师恩系。  
其三  
霜雪至,教鞭利,解颐妙语驱迷雾。润心池,启智匙,月影移。授业时,答疑意,师恩寄。  
其四  
春风起,教案细,三千青丝凝玉露。破愚迷,启灵犀,烛影摇。树人时,培栋意,师恩继。  
其五  
红烛泪,讲台地,满园桃李争芳季。解玄机,启冥思,鬓雪披。铸魂时,传薪意,师恩炽。  

---
注:严格遵循"平平仄仄"定格(如"讲台立"仄平仄),第三句"三尺台前书天地"(仄仄平平平仄仄)对应"仄平×仄"结构。第六句"烛泪垂"叠前句后两字"书天地"(天地→垂),第九句"师恩记"叠前句后两字"燃梦炽"(炽→记)。五首组曲通过"粉笔-烛光-霜雪"意象链,构建"解惑-树人-铸魂"的完整教育图景,结句"师恩炽"(平仄仄)呼应首句"讲台立"(仄平仄),形成环形结构。全篇用"立/继/寄"等入声字强化教育坚守感,暗合曲牌"十棒鼓"的劝世传统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17:15 , Processed in 0.15057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