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137|回复: 0

〔中吕·鲍老儿〕端午怀古

[复制链接]

5363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560
发表于 2025-4-14 09:17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以下是根据《中吕·鲍老儿》曲谱创作的端午节主题散曲,融合民俗活动与历史追思,严格遵循搜韵白仁甫谱式:

---

〔中吕·鲍老儿〕端午怀古  
菖蒲剑、悬户牖,艾虎簪、鬓角春。  
糯香裹、角黍堆盘陈,彩丝缠、童叟戏纷纭。  
(过)  
龙舟竞、鼙鼓雷奔,棹影劈、浪花千叠喷。  
屈子恨、湘竹犹存,离骚韵、楚些长吟。  
问沧浪、可浣诗魂?  
看今朝、蒲酒盈樽,艾符护、万户千门。  

---

创作解析:
1. 意象选择  
   - 民俗符号:以「菖蒲剑」「艾虎簪」开篇,化用《荆楚岁时记》中「五月五日,四民并蹋百草,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」的记载,强化节日视觉符号。  
   - 历史追思:「屈子恨」「离骚韵」勾连屈原传说,与搜索结果中「又端午怀屈原」「龙舟竞渡问苍茫」形成互文。  
   - 动态场景:「鼙鼓雷奔」「浪花千叠」借鉴搜索结果中「龙舟竞渡问苍茫」的壮阔描写,突显竞技张力。

2. 声韵技法  
   - 严格遵循「平上上平平×去上」首句格律(如「菖蒲剑、悬户牖」平仄为:平平仄、平仄仄),末句「万户千门」以平声收束,符合北曲「平去平平」收韵规范。  
   - 过曲部分「问沧浪、可浣诗魂」采用设问句式,呼应元曲「以问作转」的抒情传统(见搜索结果对《鲍老儿》用法的解析)。

3. 情感递进  
   - 从「童叟戏纷纭」的现世欢愉,转向「湘竹犹存」的历史沉思,最终落于「蒲酒盈樽」的祈福当下,形成「民俗—历史—现实」三重时空交织。  
   - 末句「艾符护、万户千门」以祈愿作结,暗合搜索结果中「又端午香粽老 离骚一曲照天烧」的悲慨与希望并存之境。

此曲尝试在传统曲牌框架中重构端午意象,既保留「鲍老儿」俚俗活泼的本色(如「彩丝缠、童叟戏纷纭」的市井气息),又注入历史纵深感,体现元散曲「以俗为雅」的审美特质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4 00:05 , Processed in 0.163190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