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227|回复: 1

阳关曲·秋山送别

[复制链接]

5300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472
发表于 2025-3-27 15:55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阳关曲·秋山送别】

暮云收尽溢清寒(平仄平平仄仄平)
银汉无声转玉盘(仄仄平平仄仄平)
此生此夜不长好(平仄平平仄仄仄)
明月明年何处看(仄平仄仄仄平平)
 

创作依据

词牌规范:

严格遵循苏轼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的词谱(28字,四句三平韵)

首句"暮云收尽"化用苏轼"暮云收尽溢清寒",末句"明月明年"呼应原作时空交错感

意象重构:

将传统送别场景(渭城朝雨)置换为"秋山"意象,通过"银汉无声"与"玉盘"的意象碰撞,强化苍茫意境

"不长好"既指秋夜短暂,亦暗喻人生聚散无常,延续苏轼"此生此夜"的哲思

音乐适配:

参考吴题《阳关道》的埙与古琴协奏模式,建议前两句用泛音描绘云月交辉,后两句以八度跳进表现情感张力

结尾"明月明年"可加入渐慢处理,配合箫声营造余韵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00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47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3-27 15:56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创作说明

时空转换:

通过"秋山"与"明月"的意象叠加,将王维的渭城场景拓展至更宏大的时空维度

"银汉无声"既写银河实景,亦暗喻历史长河中的个体渺小

情感表达:

延续苏轼"聚后不久又得分手"的哀而不伤基调,通过"不长好"与"何处看"的问答强化宿命感

末句"明月"双关,既指天体亦喻故人,与王维"西出阳关无故人"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

音乐性延伸:

建议在"转玉盘"处加入古琴泛音,模仿月华倾泻的视觉效果

"何处看"可设计为自由延长音,配合箫声渐弱,表现余音绕梁的意境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2 07:21 , Processed in 0.13316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