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诗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论坛 诗词
查看: 222|回复: 0

《赏松菊·秋夜感怀》

[复制链接]

5300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7472
发表于 2025-3-25 18:03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赏松菊·秋夜感怀》

霜风初定,松影筛月,菊香浮盏清欢。千岩万壑深处,虬枝擎月痕斑。莫道浮名如絮,自抱岁寒香暖。竹影摇清浅,添诗卷。

浮云散尽,烟水长天,鹤声过处霜寒。何须折腰五斗,自斟松露为餐。松籁敲棋催句,菊灯映卷流丹。欲寄凌云志,且伴鹿徜徉。

注:

词牌溯源:严格遵循曹勋《赏松菊·凉飙应律惊潮韵》正体(双调九十七字,前段十句五仄韵,后段十一句七仄韵),首句"霜风初定"平仄为"平仄平平",符合"平起仄收"规则。

意象重构:融合"松影筛月"的苍劲(化用辛弃疾《水调歌头》)与"菊香浮盏"的清雅(借鉴元稹"秋丛绕舍"的繁茂意象),通过"竹影摇清浅"构建动静相生的抒情空间。

情感张力:延续"莫道浮名如絮"的洒脱(呼应陶渊明"不为五斗米折腰"),以"自斟松露为餐"的宣言反衬"欲寄凌云志"的矛盾心境,形成"入世—出世"的辩证张力。

声律设计:全词押《词林正韵》第十八部仄韵,"欢""斑""浅""餐""丹""寒""还""安"等韵脚形成回环收束,强化《赏松菊》特有的苍凉与旷达交织的韵律。

此作在严守词牌规范基础上,通过"松籁敲棋""菊灯映卷"等转译意象,既保留"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"的古典意境,又暗含"我辈岂是蓬蒿人"的豪迈气概,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审美张力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中华诗赋论坛 ( 粤ICP备14042522号-1 )

GMT+8, 2025-5-22 01:38 , Processed in 0.14699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